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胡敲梆子乱击鼓
- 甘蔗当吹火筒
- 老妈妈纺棉花
- 小肚子冒烟
- 打酒管提壶的要钱
- 掉进井里打扑腾
- 大脚膀上绑铜锣
- 用尽力气吹网兜
- 丈母娘坐在炕上
- 翻老皇历
- 出窑的砖头
- 芥菜籽落在针眼里
- 韭菜剁头
- 南天门的杨树
- 指住棺材叫抓贼
- 吃柳条屙笼嘴
- 鸭子煮了七十滚
- 劲儿他娘喊劲儿他爸
- 染房门前槌板石
- 驴粪蛋上搽粉
- 腥油炒辣角角
- 木匠戴枷锁
- 贩捎瓜的,爬到屋檐上
- 麻袋装铁钉
- 黄头火柴
- 道士念佛经
- 葫芦掉在水里
- 石头滚进茅坑里
- 关老爷面前使大刀
- 滑梯不叫滑梯
- 屎壳郎掉豆囤
- 山猪头的皮
- 袖筒里入棒槌
- 喝开水拿筷子
- 蚕豆就萝卜
- 癞蛤蟆娶仙女
- 粉搽在屁股上
- 坟头上的夜猫子
- 半天云里炒菜
- 小毛驴拉磨
- 癞痢头的别名
- 叫化子吃三鲜
- 钱铺子的晃子
- 打破暖水壶
- 打枣的竿子
- 花瓶里养花
- 碓头掉进磨眼里
- 种高梁出茄子
- 痨病鬼哭哥哥
- 山猫坐土墩
- 大公妮纳屎布
- 高俅拜寿
- 李双双的心上人
- 囫囵啃石榴
- 西瓜掉进油篓里
- 正在睡觉
- 半夜摘茄子
- 买东西不识货
- 搬不倒掉进泔水缸
- 精死的婆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