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芦花弹棉被
- 老头摇铃铛
- 通天的深井
- 左右都能穿的靴子
- 电灯点火
- 湿柴煲老鸭
- 老鹰天上飞
- 养蜂的交朋友
- 芦席滚到席子上
- 手心上搭戏台
- 鬼摸脑壳
- 集稼嘴的划子
- 管丈母娘叫大嫂子
- 寿星公上吊
- 金刚摇船
- 筛子端水
- 穿高跟鞋上山
- 骆驼生驴
- 荨麻咬水
- 关老爷卖凉粉
- 罗汉过水
- 巷道遇仇人
- 蟋蟀跳到戥盘里
- 君子不犯法坐牢
- 老妈妈儿靠墙喝稀饭
- 半天云里做衣服
- 葫芦藤上开红花
- 刚过门的媳妇
- 奴隶扛楼梯
- 背起石头上山
- 麻布袋草包袋
- 屎克螂逛马路
- 吃粟米饭泡韭菜汤
- 膝盖头穿袜子
- 好汉扛大个儿
- 苦水里泡大的杏核
- 腊月里生人
- 牙齿朝外长
- 蛤蟆皮
- 没王的蜜蜂
- 头敲铁砧
- 烂蒲扇打脸
- 大家提意见
- 驼子跌在街心上
- 戏台上当皇上
- 外甥报孝
- 吸饱风的帆
- 有文没武
- 雪地埋人
- 豆囤里拿豆
- 跳伞爱好者
- 丈八高的台灯
- 魏征会李靖
- 罐头养王八
- 梦中游苏杭
- 土枪改火炮
- 兽兽
- 大款进高尔夫球场
- 半夜里吃西瓜
- 灶王爷翻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