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秃头照镜子
- 草把做灯芯
- 裁缝师傅落脱了线
- 蚂虾带籽
- 天冷偏烧湿柴禾
- 灯盏里没灯草
- 摆上香案请观音
- 姑娘绣花
- 热锅里插寒暑表
- 晒场撒网
- 顶棚上落灰
- 正月的门神
- 和阎王爷拜把子
- 坑女婿害闺女
- 饭锅上的茄子
- 颠扑不破
- 缺牙子吹火
- 面糊糊手
- 蛤蟆掉进枯井里
- 老婆婆打口红
- 输红了眼的赌棍
- 玩藏掖的跪下
- 腊月萝卜
- 脸谱大全
- 脖子伸进铡刀下
- 铁嘴钢牙
- 井底埋人
- 李双双死丈夫
- 胡桃树上结梨子
- 往嘴里抹蜜还咬指头
- 趁下雨和泥
- 老猫洗脸
- 茄子畦望大椒畦
- 小刀子弹三弦
- 阎王下请帖
- 阴天走路
- 背水作战
- 上厕所不带纸
- 秤蛇掉进鸡窝里
- 得一双顶趾鞋
- 棺材上画美女
- 凉水沏鸡蛋
- 蚂上树
- 喇叭断了张
- 不要桶底儿戽了二亩田的水
- 外婆死仔
- 热脸贴上凉屁股
- 剃头的使推子
- 犯人逃跑
- 关帝庙夫人
- 背起棺材跳水
- 琉璃蛋拴线
- 对着屁股烧香
- 哈会里的疯子
- 灯草剖肚
- 青竹棒捣尿坑
- 刺拐棒做线板
- 跛子打秋千
- 小偷端肩膀
- 午睡梦游阎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