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芋荷缠颈
- 老太婆焐柿子
- 身上的龌龊鸭背上的水
- 沤烂的蔓青
- 珊瑚礁上桂花树
- 麻雀走路
- 浑身帖膏药
- 好汉犯法
- 卖棺材的闻人重病
- 算盘掖在裤腰上
- 肚脐眼儿插钥匙
- 斗笠烂边
- 阎罗王娶新妇
- 黄连木刻寿星
- 吃酒陪新娘
- 旗杆上粘鸡毛
- 荷叶包剌菱
- 温宝的家嬷哩毒的
- 抽大烟的说睡语
- 开洋虾米
- 山坡上盖楼房
- 水洗被棉
- 闹腮胡子吹喇叭
- 屎壳螂打啊嚏
- 小少爷认不得烤白芋
- 茅房里安电扇
- 打边边锣
- 叫花子睡土地庙
- 泥塞竹管
- 嘴像糖罐头,心像铢钻头
- 烧红的锅里添凉水
- 惜钱有病不医
- 嗓子眼儿里含泪
- 花椒掉进大米里
- 纸人纸马对天烧
- 武鸣园的河豚
- 提扁担进屋
- 张士贵的计
- 开染坊的女儿
- 秋天的野耗子
- 摔破的镜子
- 乌龟蹲在藤筐里
- 腊月干吃区豌豆
- 大肚婆打屁
- 害眼贴膏药
- 坛子心肠
- 抬棺材上阵
- 蒸锅里的布
- 风箱板做锅盖
- 小偷说笑话
- 纳鞋底子不用锥子
- 风筝落在刺笆林
- 屎壳螂打灯笼
- 热锅里螃蟹
- 初二养下十四死
- 扛布袋的抓着口
- 酒坛子做茅缸
- 隔着窗户纸亲嘴
- 柳木眼镜
- 鸡蛋壳里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