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癞子撑洋伞
- 蜞蚂翻田坎
- 下油锅的王八
- 江心折断帆桅
- 躺在扁担上睡觉
- 回巢的乌鸦
- 线头自个儿掉进针眼
- 扛着圪针过鼓楼
- 杨四郎落泪
- 茅四滴阔瓜子
- 锈死的铁钉
- 湿手捏了干面粉
- 砍竹子板笋子
- 帽子坐在屁股底
- 何家姑娘嫁得郑家
- 磨盘眼里装稀饭
- 鞋里长草,手套里生茅
- 大观楼失火
- 傻子看电线
- 赶着火车拾粪
- 裹脚子围颈脖儿
- 台上耍魔术
- 吃了灯草灰
- 蛐蟮翻筋斗
- 慢慢做
- 盲人吃柿子
- 胸口上放盏灯
- 拍马屁拍到马脚上
- 电风搧脑袋
- 晁盖的军师
- 鸡窝里的蚱蜢
- 肚痛擦红汞
- 行医里卖棺材
- 锤子上挂火炮
- 头发系磨
- 半夜赶黑路
- 瞎抓琵琶
- 属金刚钻的
- 木斗上长疖子
- 碾子里洗澡
- 斜愣眼掷骰子
- 炕沿边儿打滚儿
- 悲剧电影散场
- 屋子里开煤铺
- 俏大姐的脸蛋
- 癞痢头戴帽子
- 魔术表演
- 卖醋的死在路上
- 斧头当菜刀
- 老太婆裹脚布
- 尿脬系上旦刀子
- 大眼一瞪
- 大舞台对过
- 刘伯温拍屁股
- 馋嘴进药店
- 凉水待客
- 关门打妗子
- 棒槌铲锅哩
- 苍蝇撞到蛛网上
- 绿头苍蝇做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