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鸭子砻糠
- 宾馆里的小姐
- 货郎背包串乡
- 乌老二翻田坎
- 蒋介石看地图
- 老人公进媳妇的歇房屋
- 党阁老的后人
- 猎物出现太多
- 杏核舀水
- 鸡屁股上穿线
- 长子碰着天花板
- 包谷面打浆子
- 韭菜开花
- 左撤子写字
- 打掉牙齿夹血吞
- 玻璃上亲嘴
- 蚂蚱吃高粱
- 棒槌拉二弦
- 牛栏关猫仔
- 脑背长瘤子
- 没跟的破鞋
- 瞎婆娘看西洋景
- 吃稀饭不用筷子
- 老主顾
- 竹竿撑排
- 朝天放炮
- 蛆虫游泳
- 心上安刃
- 会计结账
- 草药铺的甘草
- 大风刮了颊耳去了
- 刨不动冬瓜刨瓢
- 人死不叫人死
- 墙檐上睏觉
- 不是铜不是铁
- 叫花子担泔水
- 戏台上的秀才
- 珠峰上站岗
- 秋后的棒子地
- 未干的油漆
- 癞蛤蟆挎钢笔
- 沙沟掏井
- 鹅蛋石掉进刺笆笼儿蓬里
- 酸菜炖土豆
- 箭竹棍当梁柱
- 日晒棉胎
- 大姑娘下饭馆
- 最适用的头衔
- 蛤蟆进了金銮殿
- 猫抓蒺藜
- 鸭子吞糠
- 炭堆里的屎壳郎
- 老将要镰刀
- 眉毛上吊笤帚
- 吊死鬼擦粉戴花
- 蚂蚱栓在鳖腿上
- 乌七八
- 犯人越狱
- 王八下陡坡
- 抱住香炉儿打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