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赵老二偷房檩
- 带着碗赶现成饭
- 小偷收心做好人
- 茶壶倒扁食
- 水田里种麦子
- 踩高跷上的高墙
- 戴乌纱帽弹棉花
- 爬到山巅
- 军师皱眉头
- 火上屋顶
- 豁嘴吹火
- 高粱秆推磨子
- 怀揣梳子
- 墙上绣花
- 杏子熬倭瓜
- 青竹头捣屎坑
- 拉着胡子过河
- 坟里埋砒霜
- 河里冒泡泡
- 戴着鬼脸上门
- 茅厮里挂秤杆子
- 端瓜瓢进厕所
- 破鞋改拖鞋
- 茶壶里装土地
- 田坎上种豇豆
- 小押儿店的掌柜
- 同阎王商量
- 有意挖黄连
- 苦苦菜拌黄连
- 红花胸前戴
- 蚂蚁戴笼嘴
- 大人耍灯草
- 钢精锅的脾气
- 豆箕柴着火
- 鞋底子上抹油
- 鼻孔里滴醋
- 受惊的水耗子
- 吝啬鬼天天拾金子还嫌少
- 夜明珠笨佐料
- 窦娥的冤魂
- 河南到陜西
- 竹竿上晒衣服
- 傻子过年
- 厕所里题诗
- 肉钉子钉木头
- 船头上打鼓
- 屎克郎垫桌子腿
- 凿磨匠打铁
- 山字摞山字
- 帐子里放风筝
- 蚂蚱拽了一条腿
- 蔡邕哭董卓
- 大儿子娶媳妇
- 城隍庙的判官
- 叫花子吃剩饭
- 铁拐李葫芦
- 望乡台上弹琴
- 铁屑见磁石
- 汤果锅下青菜
- 大喜子他妈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