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胡姑姑假姨姨
- 烂衙门眼药
- 戏台上拜堂
- 猫儿闻见腥
- 造屋请了箍桶匠
- 烈火添干柴
- 细绢作布卖
- 袖筒里藏通条
- 螃蟹刚脱壳
- 沐泰山个冻疮药
- 老弟背阿嫂
- 姜太公做买卖
- 大江边的小雀
- 不会撑船嫌溪虬
- 关住门卖疥药
- 卖酱油的不打醋
- 擀面杖当箫吹
- 狼头上长角
- 窝囊废坐天下
- 乌龟爬户槛
- 墓碑
- 哑仔吃黄连
- 面面是佛
- 火钳子上阵
- 癞疙宝打呵欠
- 大船开进小河沟
- 夜壶煮豌豆
- 娃娃放炮仗
- 初一吃十五饭
- 梦中看牡丹
- 城墙上的麻雀
- 屙屎嚼甜棒
- 夹道里推车
- 乌龟朝天
- 趁着大雨泼污水
- 精沟子断狼
- 过滤蕨粑煮野菜
- 瓜田里扯鞋
- 滚水渌脚
- 风里杨花
- 合扑则放屁
- 老坟场儿里大刀响
- 拆辣焦
- 起重机吊钢板
- 麻雀啄胡子
- 泥佛跌进汤罐里
- 信套里的新闻
- 军棋盘里下象棋
- 老寿星寻死
- 缺牙爬吃面条
- 饿猫碰上只臭耗子
- 隔着黄河赶车
- 光眼瞎
- 海蛎子熬汤
- 束鳝走路
- 电线杆上耍把式
- 唱小旦的脸
- 脑浆子撒地
- 猫仔爬树
- 脑子里装了滚珠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