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粉白墙上落苍蝇
- 烂污撒勒门角落
- 大青山的娄娄
- 旗杆顶上的疙瘩
- 照屁股蹬一脚
- 扬脖吹喇叭
- 春季里的天
- 墙上的芦苇
- 后台上叫好
- 寿星老儿敲门
- 盐碱地的麦苗
- 小磨香油
- 两人拥抱
- 冷锅贴饼
- 小孩儿不认识树挂
- 喜事里碰丧事
- 拳头舂海椒
- 扁担上放鸡蛋
- 不吃柿子
- 王八掉灰堆
- 黄土泥抹手
- 土地老和土地婆
- 鼻孔里塞枣
- 芒尖对芒尖
- 扳不倒掉到水缸里
- 熟手敲锣鼓
- 挑雪堵窟窿
- 土地奶奶嫁玉皇
- 合买靴子
- 煎饼
- 浸了水的棉花
- 马槽安盖儿
- 旅店里的臭虱
- 花篮装黄鳝
- 扳不倒儿坐大车
- 拿着鸡蛋走路
- 下雨天放风筝
- 看枣树纳鞋底
- 老鸹吃葚子
- 冷布擦独了
- 蛤蟆跳到热锅子上
- 坐着吃甘蔗
- 两种芝麻一锅炒
- 南庄王人拣豆籽
- 大年夜看历本
- 半夜掘墓
- 皇上吹玉石喇叭
- 高山倒马桶
- 脑袋上推小车
- 葫芦蔓缠上了南瓜藤
- 妖魔对丑怪
- 药材店里抹台布
- 看蝌蚪
- 银线穿金钱
- 莲子芯
- 道士邀醮打
- 磨盘睏醒
- 站着出恭
- 丸子上背刀子
- 铁锅遇着铜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