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梗梗[ gěng gěng ]
刚强正直貌。
梗化[ gěng huà ]
谓顽固不服从教化。
梗秽[ gěng huì ]
积留的污浊。
梗迹蓬飘[ gěng jì péng piāo ]
比喻漂泊流离。梗,断梗;蓬,飞蓬。
梗迹萍踪[ gěng jì píng zōng ]
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
梗棘[ gěng jí ]
犹阻塞。
梗介[ gěng jiè ]
刚直。
梗沮[ gěng jǔ ]
阻挠,干扰。
梗拒[ gěng jù ]
阻拦拒绝。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居年餘,二妾皆有身,举家皆喜。於是气息渐舒,凡诸侄有所强取,輒恶声梗拒之。”
梗絶[ gěng jué ]
阻断,断绝。
梗寇[ gěng kòu ]
作梗入寇。《新唐书·郭正一传》:“吐番 旷年梗寇,师数出,坐费粮貲。近讨则丧威,深入则不能得其巢穴。”
梗泪[ gěng lèi ]
忍泪,含泪。
梗亮[ gěng liàng ]
刚正磊落。
梗林[ gěng lín ]
多刺的林丛。
梗莽[ gěng mǎng ]
荆棘草莽。
梗命[ gěng mìng ]
抗命。
梗目[ gěng mù ]
碍眼。
梗逆[ gěng nì ]
阻塞。
梗僻[ gěng pì ]
耿直寡合。
梗强[ gěng qiáng ]
强横凶暴。亦指强横凶暴的人。
梗切[ gěng qiē ]
梗直而激烈。
梗塞[ gěng sè ]
1.阻塞;不畅通。2.医学上指局部动、静脉堵塞,血流停止。
梗涩[ gěng sè ]
1.亦作“梗澁”。1.阻塞。《晋书·王承传》:“是时道路梗涩,人怀危惧。承 每遇艰险,处之夷然。”唐 韩愈《嘲鼾睡》诗:“黄河 弄濆瀑,梗涩连拙 鮌。”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三五年间,五州凋弊,河流注溢,久又淤高,流行梗澁,则上流必决。”《金史·移剌道传》:“海陵 南伐,使督运芻粮,所在盗起,道路梗澁,间关仅至 淮南。”《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今 女真 据其间,道路梗涩,甚於涉海。”2.迟钝;滞涩。《宋史·张茂直传》:“茂直 淳至寡言,晚年多疾,才思梗涩不称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斋童闻琴自作声,初以为僚僕之戏也;既知其非人,始白 温。温 自诣之,果不妄。其声梗涩,似将效己而未能者。”
梗死[ gěng sǐ ]
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多发生于心、肾、肺、脑等器官:心肌~。
梗玩[ gěng wán ]
强横而轻慢。
梗顽[ gěng wán ]
顽固。
梗顽不化[ gěng wán bù huà ]
指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梗险[ gěng xiǎn ]
亦作“梗嶮”。犹险阻。
梗崄[ gěng xiǎn ]
见“梗险”。
梗野[ gěng yě ]
率直粗鲁。
梗议[ gěng yì ]
1.谓持反对意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主上当极,太母垂帘,将復见太平,天下咸以为是。如 张侍郎 处侍从,尝建立,何事而敢梗议?”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如 美国 初立宪法联合大政府之时,诸州尚多梗议,难於施行。”2.指反对的意见。郭孝成《福建光复记》:“难免无一二无识之徒,横生梗议,遂特行文佈告,俾得速行反正。”
梗壅[ gěng yōng ]
淤塞。
梗直[ gěng zhí ]
见〖耿直〗。
梗子[ gěng zǐ ]
植物的枝或茎。
翻戏党[ fān xì dǎng ]
旧时专事玩弄圈套,骗取钱财的流氓团伙。
翻陷[ fān xiàn ]
沦陷。
翻箱倒柜[ fān xiāng dǎo guì ]
形容彻底地翻检、搜查。也说翻箱倒箧(qiè)。
翻箱倒笼[ fān xiāng dǎo lóng ]
见“翻箱倒篋”。
翻箱倒箧[ fān xiāng dǎo qiè ]
也说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翻检或搜查。箧(qiè):小箱子。
翻翔[ fān xiáng ]
翻飞,飞翔。
翻撷[ fān xié ]
翻检。
翻新[ fān xīn ]
1.把旧的东西拆了重做(多指衣服)。2.从旧的变化出新的:手法~。花样~。
翻形稻[ fān xíng dào ]
传说能使人死而复生、夭而又寿的一种稻子。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宣帝 地节 元年,乐浪 之东,有 背明之国,来贡其方物。言其乡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於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有翻形稻,言食者死而更生,夭而有寿。”齐治平 注:“翻,反覆也。翻形即返形,故食翻形稻可以‘死而更生,夭而有寿’。”
翻修[ fān xiū ]
把旧的房屋、道路等拆除后就原有规模重建。
翻轩[ fān xuān ]
屋宇前檐突起向上翻的部分。
翻雪[ fān xuě ]
1.《宋书·符瑞志下》:“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 谢庄 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於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因用为典实。唐 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谢郎 衣袖初翻雪,荀令 熏炉更换香。”2.形容白浪翻滚。唐 元稹《送致用》诗:“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3.泛出白色。明 王九思《四时怨》曲:“醉醒锦袖笼香晚,茗甌翻雪小房櫳。”
翻眼[ fān yǎn ]
谓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
翻样[ fān yàng ]
变换花样。
翻一番[ fān yī fān ]
增加一倍。如:他提议将明年的指标再翻一番。
翻移[ fān yí ]
改移,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