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功成弗居[ gōng chéng fú jū ]
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同“功成不居”。
功成骨枯[ gōng chéng gǔ kū ]
比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他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功成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功成名遂[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
也说功成名就。原指有了功绩,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均已取得。《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遂(suì):成就。
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功程[ gōng chéng ]
1.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的营建项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高季昌 遣都指挥使 倪可福 以卒万人修 江陵 外郭,季昌 行视,责功程之慢,杖之。”2.指任务,工作量。《旧唐书·李峤传》:“臣望量其功程,与其节制,使器周於用,力济於时,然后进退可以责成,得失可以精覈矣。”
功次[ gōng cì ]
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 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功德[ gōng dé ]
1.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2.指佛教徒行善、诵经念佛、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活动:做~。
功德钱[ gōng dé qián ]
1.佛教徒替人诵经或做法事的工钱。2.泛指捐赠给僧寺尼庵的钱。3.称贿买衙役的钱。
功德水[ gōng dé shuǐ ]
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功德天[ gōng dé tiān ]
即 吉祥天女。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功德田[ gōng dé tián ]
佛教谓佛法僧。
功德无量[ gōng dé wú liàng ]
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功德圆满[ gōng dé yuán mǎn ]
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功德主[ gōng dé zhǔ ]
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
功底[ gōng dǐ ]
基本功的底子:~扎实。他的书法有着深厚的~。
功调[ gōng diào ]
古指力役税和征收织物的户税。《隋书·食货志》:“河北、河东 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功伐[ gōng fá ]
功劳;功勋。
功阀[ gōng fá ]
功劳。
功费[ gōng fèi ]
工费。工程所需的费用。
功分[ gōng fēn ]
职分,功业。
功夫[ gōng fu ]
同“工夫”。
功夫茶[ gōng fu chá ]
福建广东一带的一种饮茶风尚,茶具小巧精致,沏茶、饮茶有一定的程序、礼仪:喝~。
功夫片[ gōng fū pānr [ gōng fū piàn ]]
[ gōng fū pānr ]功夫片儿〈动〉义同“功夫片gōng fū piàn”。[ gōng fū piàn ]功夫片〈名〉以武打为主的故事片。
功夫片儿[ gōng fu piānr ]
功夫片。
功服[ gōng fú ]
古代丧服名,大功,小功的统称。因斩衰、齐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功盖天下[ gōng gài tiān xià ]
功劳天下第一。
功干[ gōng gàn ]
犹才干。
耕市[ gēng shì ]
指农商。清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耕市不惊,秋毫无扰。”
耕事[ gēng shì ]
耕作之事。亦泛指农事。
耕叟[ gēng sǒu ]
老农。
耕蓑[ gēng suō ]
农夫的蓑衣。
耕坛[ gēng tán ]
古时天子行藉田礼所用的土台。《宋书·礼志一》:“元嘉 二十年,太祖 将亲耕……立先农坛於中阡西陌南,御耕坛於中阡东陌北。将耕,宿设青幕于耕坛之上。”
耕田[ gēng tián ]
犁地,耕种田地。
耕田队[ gēng tián duì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区域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所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
耕田歌[ gēng tián gē ]
汉高祖 死后,吕后 专权,削弱 刘氏,重用诸 吕。
耕童[ gēng tóng ]
耕田的奴仆。
耕屯[ gēng tún ]
指屯田﹐屯垦。
耕械[ gēng xiè ]
农耕用的器械。
耕莘[ gēng shēn ]
相传 伊尹 未遇 汤 时耕于 莘 野,隐居乐道。见《孟子·万章上》。后用为典实。宋 魏了翁《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 莘 乐处忧。”明 吴骐《汉昭烈》诗:“金甌付托耕 莘 佐,玉几弥留《顾命》篇。”清 洪楝园《后南柯·檀谋》:“这係耕 莘 圣,当年记下,诗书所载总无差。”
耕畜[ gēng chù ]
用来耕地的牲畜,主要是牛、马、骡子等。
耕学[ gēng xué ]
种田与治学。
耕烟[ gēng yān ]
农家的炊烟。借指隐居生活。
耕岩[ gēng yán ]
1.汉名士郑子真(名朴)隐居不仕,耕于岩石之下。见汉扬雄《法言·问神》。后因以“耕巖”指隐居。2.指隐居之处。
耕艺[ gēng yì ]
泛指耕植。《晋书·隐逸传·朱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唐 元结《述居》:“予当乘时和,望年丰,耕艺山田,兼备药石。”
耕佣[ gēng yōng ]
1.种田做工。2.佣工。
耕耰[ gēng yōu ]
耕田翻土。亦用以喻辛勤工作。
耕渔[ gēng yú ]
耕种与捕鱼。
耕畬[ gēng shē ]
1.耕种田地。2.指供耕种的熟田。
耕云播雨[ gēng yún bō yǔ ]
指控制降雨,调节气候,多用于比喻:为文艺园地百花盛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