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焘覆[ tāo fù ]
覆盖。
焘冒[ dào mào ]
荫庇。
焘养[ tāo yǎng ]
覆育。
焘育[ tāo yù ]
覆育。
焘载[ tāo zǎi ]
天覆地载。谓仁德广被。
盗[dào]
1.偷窃:~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海~。
盗案[ dào àn ]
亦作“盗案”。有关抢劫的案件。
盗版[ dào bǎn ]
未经著作权人许 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行为。是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可视情节追究盗版者的民事责 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盗暴[ dào bào ]
1.盗贼、暴乱。2.犹残暴,凶暴。
盗边[ dào biān ]
侵犯边境。
盗兵[ dào bīng ]
1.以狡诈手段取胜之兵。2.叛乱之兵。3.谓盗取兵权。指叛乱。
盗柄[ dào bǐng ]
指窃取国家权力。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科场·命名禁字》:“本朝 正德 初,刘瑾 盗柄时,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明史·孙居相传》:“﹝ 天啟 ﹞四年春,召拜兵部右侍郎。其冬,魏忠贤 盗柄,復引疾归。”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一》:“所谓强者,强於盗柄,强於饰罪。”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君之与国,截然两途,宫中府中,不同一体……外戚横恣、宦寺盗柄之祸,何从生焉?”
盗不过五女门[ dào bù guò wǔ nǚ mén ]
谓家有五女,教养遣嫁必致家贫,故盗不往。
盗财[ dào cái ]
1.盗窃财物。2.盗贼的财物。
盗采[ dào cǎi ]
1.谓横征暴敛。《太平经·为道败成戒》:“旁人以财货自助,欲得大官,以起名誉,因而盗採财利,以公趣私,背上利下,是即乱败正治,天地之害,国家之贼也。”2.非法开采。《明史·何乔新传》:“成化 四年迁 福建 副使。所属 寿寧 银矿,盗採者聚众千餘人,所过剽掠。”
盗骖[ dào cān ]
古代考核骑士御者技艺的项目之一。在车马疾行时,暗中解去骖马,而不使御者知之。
盗钞[ dào chāo ]
犹盗劫。
盗巢[ dào cháo ]
盗贼盘据的地方。
盗臣[ dào chén ]
1.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郑玄 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新唐书·食货志一》:“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聚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天下不胜其弊矣。”2.叛臣;簒夺之臣。唐 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马公行状》:“﹝ 建中 四年﹞冬十月,盗臣窃发,鑾輅狩于近郊。”宋 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一:“昭宗 亲兵既尽,朱温 羽翼已就,行密 辈崎嶇於一邦,初务养练,不能遽成,此内外俱轻,盗臣得志之患也。”明 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子家羁》:“鲁 有盗臣,擅国自恣。昭公 寡谋,躁以失位。”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今之称诗坛渠率者,日暮途穷,东山 再出,曲学阿世,迎合时宰,不惜为盗臣民贼之功狗。”3.盗名欺世的官吏。明 王廷相《慎言·保傅》:“威福劫民,是曰权臣;德惠媚民,是曰盗臣。”
盗船[ dào chuán ]
盗贼用于劫掠的船只。
盗辞[ dào cí ]
盗贼的供辞。
盗党[ dào dǎng ]
亦作“盗党”。盗贼党羽;盗徒。
盗道[ dào dào ]
指盗贼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盗典[ dào diǎn ]
私下典当抵押。
盗端[ dào duān ]
为盗的开端。
盗夺[ dào duó ]
掠夺,侵夺。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为吏,以货赂为市,盗夺百姓,侵侮万民。”
盗恩[ dào ēn ]
谓诈取官位或赏赐。《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六年》:“﹝ 李惟简 ﹞以为边将当谨守备,蓄财穀以待寇,不当覩小利,起事盗恩。”胡三省 注:“生事邀功,窃取官赏,是为盗恩。”
盗发[ dào fā ]
1.私下非法发掘。《史记·酷吏列传》:“会人有盗发 孝文 园瘞钱,丞相 青翟 朝,与 汤 约俱谢。”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娥 比舍有 蔡仲,闻 娥 富,谓殯当有金寳,乃盗发冢,求金。”清 洪颐煊《校正<穆天子传>序》:“《穆天子传》六卷,晋 太康 二年,汲县 民盗发 魏襄王 墓中所得竹书也。”2.私自开拆;私下泄露。《后汉书·窦武传》:“瑀 盗发 武 奏。”《宋书·郑鲜之传》:“上言传詔 罗道盛 輒开牋,遂盗发密事。”
盗伐[ dào fá ]
未经许可非法砍伐(林木)。
盗法[ dào fǎ ]
盗律。
盗犯[ dào fàn ]
亦作“盗犯”。犯有偷窃、抢劫或反叛罪行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神宗皇帝 见奏,晓得 开封府 尽获盗犯。”《老残游记》第七回:“至於小盗,他本无门径,随意乱做,就近处,自有人来暗中报信,失主尚未来县报案,他的手下人倒已先将盗犯获住了。”《清史稿·刘於义传》:“直隶 盗犯,依律不分首从皆斩。”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附录《一九四九年日记·五月八日》:“每日处决盗犯十余名,罪名不甚表示。”
盗贩[ dào fàn ]
1.非法贩卖。2.指非法贩卖之人或非法贩卖之事。
盗匪[ dào fěi ]
用暴力劫夺财物,扰乱社会治安的人(总称)。
盗风[ dào fēng ]
指盗贼活动的势头。
盗根[ dào gēn ]
比喻潜在的盗贼意识。
盗庚[ dào gēng ]
植物名。即旋覆花。
盗耕[ dào gēng ]
私自耕种;非法耕种。
盗狗[ dào gǒu ]
1.偷食的狗。2.杀狗。
盗拐[ dào guǎi ]
犹拐骗。
盗宄[ dào guǐ ]
盗贼作乱。
盗国[ dào guó ]
窃取国家政权。《旧唐书·僖宗纪》:“伏以伪 煴 违背宗社,僭窃乘舆,欺天之祸既盈,盗国之罪斯重,果至覆败,以就诛夷。”宋 洪迈《容斋随笔·杜延年杜钦》:“夫 新莽 盗国,权舆於 凤。”清 杜濬《三君咏·嵇康》:“嵇康 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臣,伎俩如儿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渐渐已成陈迹者,例如三年前学界之五四运动,如四年前之 张勋 復辟,如六年前之 洪宪 盗国。”
盗汗[ dào hàn ]
因病或身体虚弱睡眠时出汗。
盗环[ dào huán ]
汉文帝 时有人盗 高庙 座前玉环,捕得,文帝 怒,下廷尉治。廷尉 张释之 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以“盗环”指犯上反叛。宋 陆游《贺周丞相启》:“靖康 丧乱而遗 平城 之忧,绍兴 权宜而蒙 渭桥 之耻,高庙 有盗环之逋寇,乾陵 有斧栢之逆儔。”
盗患[ dào huàn ]
盗劫的祸害。
盗火[ dào huǒ ]
窃取火种,盗贼所放的火。
盗伙[ dào huǒ ]
结聚成伙的盗贼。《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他然后纔回头对那班盗伙道:‘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人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清 陈锺麟《红楼梦传奇·尘劫》:“﹝ 妙玉 ﹞坐睡介,盗伙执闷香上。”《九命奇冤》第二六回:“你如果执迷不悟,你们这一伙人,总有一个供出来的,那时我把你当他盗伙……你可不要怨我!”
盗迹[ dào jì ]
盗贼的行迹;盗窃的痕迹。
盗釂[ dào jiào ]
谓过量痛饮。
盗劫[ dào jié ]
盗窃掠夺:~文物。
盗颉[ dào jiá ]
窃取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