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盗截[ dào jié ]
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财物。《北史·宋游道传》:“天保 元年,以 游道 兼太府卿,乃於少府覆检主司盗截,得鉅万计。”
盗金[ dào jīn ]
1.《淮南子·氾论训》:“齐 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於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晋书·宣帝纪》:“鋭意盗金,谓市中为莫覩。”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 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 不疑,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慙。”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 直生 取疑於盗金,近则 伯鱼 被名於不义。”
盗警[ dào jǐng ]
亦作“盗警”。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三·郝氏遇仙》:“霸州 郝恭定 公母 李太夫人,户部侍郎 杰 之配也。孕公时,家有盗警,夫人仓卒坠楼伤股。”《清史稿·职官志三》:“光绪 三十年,以 淮 徐 盗警,改置巡抚。”陈明韬《卧虎令传奇》六:“这年冬天,三水县 发生了盗警。”
盗居[ dào jū ]
窃据。
盗具[ dào jù ]
为盗之具。指谋取私利的手段。
盗据[ dào jù ]
割据;强占。
盗决[ dào jué ]
私自开通水道;非法决裂堤岸。《宋史·李若谷传》:“豪右多分占 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輒盗决。”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下》:“此堤与 红庙 对岸,红庙 居民每遇水涨,多有欲盗决此堤以洩水者,故盗决河防之禁,尤不可少弛也。”《清史稿·河渠志二》:“康熙 元年,盱 泗 民由 古沟镇 南及 谷家桥 北盗决小渠八,淮水 强半分洩 高 寳 诸湖,而 清口 淮 弱,无力敌 黄。”
盗掘[ dào jué ]
非法挖掘:严禁~古墓。
盗军[ dào jūn ]
谓营私舞弊以乱军。
盗课[ dào kè ]
1.非法征收赋税。2.见“盗贼课”。
盗寇[ dào kòu ]
犹盗匪。
盗窟[ dào kū ]
犹盗巢。
盗夸[ dào kuā ]
1.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2.见“盗跨”。
盗跨[ dào kuà ]
亦作“盗夸”。犹盗夸。
盗魁[ dào kuí ]
1.盗贼首领;大盗。2.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盗骊[ dào lí ]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2.泛指良马。
盗例[ dào lì ]
《穀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元 刘因《登荆轲山》诗:“《春秋》盗例久不举,紫阳 老笔生风雷。”
盗铃[ dào líng ]
见“盗铃掩耳”。
盗铃掩耳[ dào líng yǎn ěr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盗禄[ dào lù ]
窃取禄位。亦指窃取禄位之人。
盗律[ dào lǜ ]
惩办盗贼的法律。
盗乱[ dào luàn ]
1.窃盗与叛乱。语本《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汉班固《幽通赋》:“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唐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三秦无盗乱之患,汉军有彊雄之势。”2.盗匪之乱。
盗掠[ dào lüè ]
盗窃掠夺。
盗马[ dào mǎ ]
春秋 时,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晋 军围 穆公 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 晋 军,虏 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盗买[ dào mǎi ]
亦作“盗买”。非法购买。
盗卖[ dào mài ]
盗窃并出卖(公物、公产)。
盗没[ dào méi ]
私自吞没。《魏书·李崇传》:“渊 表 崇 长史 祖莹 诈增功级,盗没军资。”《新唐书·邢君牙传》:“会吏擿簿书,以盗没宴钱五万,君牙 怒其欺。”《新唐书·虢王凤传》:“征乘牛之出入市者,斥所得佐用度,然稍自盗没。”
盗名[ dào míng ]
1.窃取名声。2.盗贼之名。
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
也说欺世盗 名。盗取名誉,欺骗世人。
盗名字[ dào míng zì ]
窃取名义和称号。
盗明[ dào míng ]
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盗摩[ dào mó ]
谓偷磨金属钱币以取其屑。
党派[ dǎng pài ]
政党或政党内 部各派别的统称。
党朋[ dǎng péng ]
犹朋党。
党偏[ dǎng piān ]
结党偏私。
党骈[ dǎng pián ]
结党相连。
党票[ dǎng piào ]
对党籍的不严肃叫法。
党戚[ dǎng qī ]
犹党亲。
党旗[ dǎng qí ]
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党羌[ dǎng qiāng ]
党项羌。古代 羌 族的一支。
党强[ dǎng qiáng ]
谓党羽强盛众多。
党亲[ dǎng qīn ]
亲属。
党权[ dǎng quán ]
1.结党专权。2.政党的权力。
党群[ dǎng qún ]
指党和群众。
党然[ dǎng rán ]
阿附迎合貌。
党人[ dǎng rén ]
1.同乡里的人。2.朋党。3.政党成员。
党人碑[ dǎng rén bēi ]
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明 何景明《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柳亚子《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参阅《宋史·徽宗纪》、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党社[ dǎng shè ]
指结成党派的社会团体。
党史[ dǎng shǐ ]
政党的历史。
党士[ dǎng shì ]
1.指志同道合的人;。2.正直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