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笃耨[ dǔ nòu ]
亦作“篤傉”。亦作“篤禄”。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宋 王洋《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次韵》:“窗明篤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宋 陆游《书枕屏》诗:“西域兜罗被,南番篤耨香。”宋 无名氏《百宝总珍集·笃傉》:“篤傉大者如手掌,色似鹅脂分外香,黑者价低不甚好,碎者只宜合底安。篤傉,泉 广 路客贩到,如白胶香相类,如黑篤傉,多是合香使用,此香氤氲不散。”宋 方勺《泊宅编》卷上:“近岁除直祕阁者尤多,两 浙 市舶 张苑 进篤禄香得之,时号篤禄学士。”
笃傉[ dǔ nù ]
见“篤耨”。
笃贫[ dǔ pín ]
非常贫穷。
笃切[ dǔ qiē ]
十分殷切。
笃亲[ dǔ qīn ]
笃爱亲属。《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五年》:“﹝ 高允 ﹞篤亲念故,无所遗弃。”清 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氏墓志铭》:“司徒自篤亲,我自守己。”
笃勤[ dǔ qín ]
极度勤勉。
笃人[ dǔ rén ]
忠实厚道的人。
笃仁[ dǔ rén ]
笃实而仁厚。
笃深[ dǔ shēn ]
十分深厚。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知道此去离泉台只有一步,您再也见不到妈妈和我,妈妈也知道这是你们的诀别,可你们这对为共产主义共同战斗了四十多年,同度忧患,感情笃深的老夫妻竟然没有掉一滴泪。”
笃慎[ dǔ shèn ]
厚重谨慎。
笃生[ dǔ shēng ]
谓生而得天独厚。
笃圣[ dǔ shèng ]
非凡的圣明。
笃实[ dǔ shí ]
1.忠诚老实:~敦厚。2.实在:学问~。
笃实好学[ dǔ shí hào xué ]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富裕中农[ fù yù zhōng nóng ]
又称上中农。经济上比较富裕,占有较多生产资料,有轻微剥削的中农。
富愈[ fù yù ]
富足而有余裕。
富豫[ fù yù ]
富足安逸。
富源[ fù yuán ]
自然资源,如森林、矿产等。
富煴[ fù yūn ]
富庶繁盛。谓地富宝藏,烟煴之气上达于天。
富郑公[ fù zhèng gōng ]
即 富弼。
富殖[ fù zhí ]
财货充足。
富治[ fù zhì ]
1.富足而有秩序。2.用浪费的办法来治理。谓尚奢侈。
富中[ fù zhōng ]
指肥沃的田地。
富众[ fù zhòng ]
富庶众多。
富重[ fù zhòng ]
钱财多而权势大。
富赀[ fù zī ]
大量的钱财。
富子[ fù zǐ ]
极有财产、势力的人。《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晋 桓、庄 之族偪,献公 患之。士蔿 曰:‘去富子,则羣公子可谋也已。’”杜预 注:“富子,二族之富强者。”一说 富 为氏族之称,富子 为人名。杨伯峻 注:“富子,为 桓 庄 之族中多智术能为谋画者。彞器有 富子 豋,方濬益《缀遗斋彞器考释》卷二十五引此文,又引 昭 二十六年《传》郑 之 富子,谓 富 为氏族之称,是也。但豋则不知何国器。”按,“昭 二十六年传”系“昭 十六年传”之误。
富足[ fù zú ]
丰富充足:过着~的日子。
富族[ fù zú ]
拥有大量资财的家族;富家。
萯阳[ fù yáng ]
宫名。
蛗螽[ fù zhōng ]
蝗类的总名。一说,蝗子。
赋笔[ fù bǐ ]
写诗用的笔。
赋币[ fù bì ]
征收财物。
赋畀[ fù bì ]
给予。特指天赋的权利。
赋禀[ fù bǐng ]
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宋 梅尧臣《依韵公泽察推》:“窃常恃赋禀,平直如劲箭。”高凤谦《论偏重文字之害》:“则以美术文字,非人人所可学而至,必其赋禀独高,又积无数之年月,而后能致也。”
赋才[ fù cái ]
亦作“赋材”。天赋,才能。
赋材[ fù cái ]
见“赋才”。
赋彩[ fù cǎi ]
着色。
赋得[ fù de ]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 南朝 梁元帝 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
赋调[ fù diào ]
赋税。调为古代税收的一种。
赋额[ fù é ]
赋税的数额。元 戴表元《排律十七韵贺阮侯伯子》:“攅眉询赋额,正色署刑书。”《花月痕》第四回:“朝廷赋额日亏,军储日絀。”《清史稿·食货志二》:“总计全国赋额,其可稽者,顺治 季年,岁徵银二千一百五十餘万两,粮六百四十餘万石。”
赋分[ fù fēn ]
天赋;资质。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宋 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金 元好问《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赋鵩[ fù fú ]
汉 贾谊《鵩鸟赋》序:“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谊 既以讁居 长沙,长沙 卑湿,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廼为赋以自广。”后遂用“赋鵩”指仕途失意。明 陈汝元《金莲记·量移》:“赐环梦断,赋鵩还羞。”《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伤心赋鵩之词;凤不高翔,掣泪离鸞之曲。”
赋鵩人[ fù fú rén ]
指 汉 代 贾谊。泛指仕途失意之人。
赋歌[ fù gē ]
1.辞赋和歌曲。2.泛指诗歌。
赋给[ fù gěi ]
分配发给。
赋贡[ fù gòng ]
赋税。
赋归[ fù guī ]
《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赋归来[ fù guī lái ]
见“赋归去”。
赋归去[ fù guī qù ]
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后因以“赋归去”为辞官归隐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