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缚虎[ fù hǔ ]
捆住猛虎。亦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
缚鸡弄丸[ fù jī nòng wán ]
借喻轻而易举。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即 中國 宋 之 宣仁,明 之 慈聖,皆以女主臨朝而致承平……即至淫篡之 吕武,至爲無道,而其才術控制天下,有若縛雞弄丸。”
缚鸡之力[ fù jī zhī lì ]
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缚褲[ fù kù ]
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
缚茅[ fù máo ]
亦作“缚茆”。谓盖造简陋的房屋。茅,谓茅屋。
缚茆[ fù máo ]
见“缚茅”。
缚辱[ fù rǔ ]
捆绑侮辱。
缚舌交唇[ fù shé jiāo chún ]
闭着嘴,不敢说话。表示恭顺。唐 孙樵《逐痁鬼文》:“復有 司馬安 者,攘義盜仁,縛舌交唇,柔聲婉顔,狐媚當權。”
缚束[ fù shù ]
1.裹扎。2.捆绑。3.约束。
缚送[ fù sòng ]
捆住押送。唐 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虎统军刘公墓志铭》:“少诚 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二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夹辅号令;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东城 人正共缚送 萧令 耳。”
缚扎[ fù zhā ]
捆扎。
缚絷[ fù zhí ]
捆绑。
缚住[ fù zhù ]
捆住;捕获。
腹案[ fù àn ]
1.内心考虑的方案:他初步有了个~。2.指已经拟定而尚未公开的方案:这是他们经过半年研究得出的~。
腹谤[ fù bàng ]
犹腹诽。
腹胞[ fù bāo ]
犹肚囊,肚子。
腹悲[ fù bēi ]
心中暗悲。
腹背[ fù bèi ]
1.指前面和后面。2.比喻关系切近。
腹背受敌[ fù bèi shòu dí ]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腹背之毛[ fù bèi zhī máo ]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腹便便[ fù pián pián ]
形容肚子肥满。
腹测[ fù cè ]
犹臆测。
腹肠[ fù cháng ]
肚肠,肚子。指吸收、消化食物的器官。
腹尺[ fù chǐ ]
腹的阔度。比喻食量大。
腹地[ fù dì ]
靠近中心的地区;内地:深入~。
腹非[ fù fēi ]
腹诽。
腹稿[ fù gǎo ]
心里已想好但还没 写出的稿子。
腹藳[ fù gǎo ]
见“腹稿”。
腹股沟[ fù gǔ gōu ]
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叫鼠蹊。
腹婚[ fù hūn ]
旧时由双方父母给胎儿预定的婚姻。
腹疾[ fù jí ]
腹泻等肠胃病。《左传·宣公十二年》:“河 鱼腹疾奈何?”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皇》:“燧人 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復腹疾。”《南史·吴明彻传》:“明彻 令军中益修攻具,又遏 肥水 灌城,城中苦湿,多腹疾,手足皆肿,死者十六七。”唐 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不去因寄》诗:“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腹记[ fù jì ]
暗记在心。
腹坚[ fù jiān ]
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腹俭[ fù jiǎn ]
胸中贫乏。比喻学问浅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胡説!我不信你腹俭到如此。我已经填了一闋《解语花》,在乾嫂子那里,你去看来。”
腹居郡[ fù jū jùn ]
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
腹里[ fù lǐ ]
犹内地。
腹胪[ fù lú ]
谓腹部。
腹面[ fù miàn ]
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
腹民[ fù mín ]
内地的居民。
腹膜[ fù mó ]
腹腔内包着胃肠等脏器的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腹内[ fù nèi ]
犹名下。唐 韩愈《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朱熹 校注:“今按腹内,谓应纳而未纳者,尝见国初时官文书犹有此语,如今言名下也。”
腹囊[ fù náng ]
指肚子。
腹馁[ fù něi ]
腹中饥饿。
腹鳍[ fù qí ]
鱼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腹腔[ fù qiāng ]
体腔的一部分,上部有膈和胸腔隔开,下部是骨盆,前部和两侧是腹壁,后部是脊椎和腰部肌肉。胃、肠、胰、肾、肝、脾等器官都在腹腔内。
腹热肠荒[ fù rè cháng huāng ]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同“腹热肠慌”。
腹热肠慌[ fù rè cháng huāng ]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腹热心煎[ fù rè xīn jiān ]
形容心中焦急。
腹实[ fù shí ]
腹中所有之物。指内脏。
腹书[ fù shū ]
秦 末,陈涉、吴广 欲举事,丹书于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怪之。事见《史记·陈涉世家》。后因以“腹书”指战事或祸乱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