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腹水[ fù shuǐ ]
腹腔内有液体蓄积 的症状。心脏、肝脏、肾脏疾患以及腹腔内疾病等都能引起腹水。
腹笥[ fù sì ]
语出《后汉书·边韶传》:“边 为姓,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笥,书箱。后因称腹中所记之书籍和所有的学问为“腹笥”。宋 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讲学情田埆,谈经腹笥虚。”《明史·文苑传二·周玄》:“尝挟书千卷,止 高棅 家,读十年,辞去,尽弃其书,曰:‘在吾腹笥矣。’”清 纳兰性德《与韩元少书》:“钱牧斋 腹笥既富,文笔又长,援古证今,每发一端,便如缾水泻地,迸注分流。”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作家的腹笥应该是一座贮藏丰富的原料仓库,而不应像穷极无聊的赌徒的钱袋,只能凭孤注邀致幸胜。”
腹痛[ fù tòng ]
1.肚子痛。2.三国魏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篤好,胡肯为此辞乎?”后因以“腹痛”为对死者表示哀痛悲伤的典实。
腹围[ fù wéi ]
腰带。
腹胃[ fù wèi ]
指肠胃等消化器官。
腹侮[ fù wǔ ]
内心的轻慢。
腹枵[ fù xiāo ]
同“枵腹”。空腹,饿着肚子。
腹蟹[ fù xiè ]
1.本为寄居在璅蛣腹中的小蟹。2.后或用喻寄寓或行迹。
腹蟹目虾[ fù xiè mù xiā ]
《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 注:“《南越志》:‘璅蛣,长寸餘,大者长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荚,合体共生,俱为蛣取食。’又曰:‘海岸间颇有水母......正白,濛濛如沫,生物有智识,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以“腹蟹目虾”比喻自己没有独立主张而一味依附他人。
腹心[ fù xīn ]
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2.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言听计从,倚为~。3.比喻真心诚意:敢布~。~相照。
腹心蠹[ fù xīn dù ]
钻在内部的蛀虫。犹言心腹之患。
腹心疾[ fù xīn jí ]
见“腹心之疾”。
腹心相照[ fù xīn xiāng zhào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腹心之患[ fù xīn zhī huàn ]
比喻严重的祸患。
腹心之疾[ fù xīn zhī jí ]
也说腹心之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国语·吴语》:“越之在 吴也,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腹议[ fù yì ]
嘴上没说出,心里有看法。
腹臆[ fù yì ]
犹腹中,内心。
腹咏[ fù yǒng ]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
腹有鳞甲[ fù yǒu lín jiǎ ]
指居心险恶。《三国志·蜀书·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陈震字)前临至吴,为吾说 正方(李严字)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鳞甲:比喻巧诈的心术。
腹载五车[ fù zài wǔ chē ]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腹诅[ fù zǔ ]
心中咒骂。
鲋鱼[ fù yú ]
1.即鲫鱼。2.山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阳山,又名青冢山。传说帝颛顼高阳氏葬于此山之阳。
鲋禺[ fù yú ]
见“鮒隅”。
鲋隅[ fù yú ]
亦作“鮒禺”。亦作“鮒鰅”。山名。即 鲋鱼山。
格制[ gé zhì ]
1.见“格制”。2.格局体制。3.亦作“格製”。指诗文的风格。
格致[ gé zhì ]
1.格物致知的略语。2.清末讲西学的人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
格致会[ gé zhì huì ]
清 末指自然科学学会。
格致家[ gé zhì jiā ]
清 末指自然科学家。
格掷[ gé zhì ]
遗弃,抛弃。
格种[ gé zhǒng ]
方言。这种。
格竹[ gé zhú ]
指 明 王守仁 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二十一岁在 越 ……是年为 宋 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 龙山公 于京师徧求 考亭 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清 魏源《王文成公赞》:“朱子 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録》之一病。”严复《救亡决论》:“前 明 姚江 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格状[ gé zhuàng ]
1.体格品貌。2.诉讼中按规定程式写成的状子。
格准[ gé zhǔn ]
定准。
格子[ gé zi ]
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打~。~布。
鬲闭[ gé bì ]
隔绝不通。鬲,通“隔”。
鬲蔽[ gé bì ]
阻隔;蔽障。鬲,通“隔”。
鬲并[ gé bìng ]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
鬲肝[ gé gān ]
膈和肝。喻至交。鬲,通“膈”。
鬲絶[ gé jué ]
隔断。鬲,通"隔"。
鬲昆[ gé kūn ]
秦 时北方小国名。在 匈奴 北,汉 初为 匈奴 所灭。
鬲如[ gé rú ]
上小下大貌。如,助词。
鬲塞[ gé sāi ]
阻塞;隔断。鬲,通“隔”。
鬲山[ gé shān ]
山名。相传为 夏桀 的死地。
鬲氏[ gé shì ]
古国名。即 鬲国。
鬲咽[ gé yān ]
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通“隔”。
鬲要[ gé yào ]
膈腰。鬲,通“膈”;要,腰本字。指心胸。
鬲指声[ gé zhǐ shēng ]
即隔指声。鬲,通“隔”。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故称。
鬲子[ gé zǐ ]
格子。鬲,通“隔”。
愅诡[ gé guǐ ]
变动貌。
葛布[ gé bù ]
用葛的纤维织成的布,可以做夏季服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