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封壝[ fēng wéi ]
高出地面的土墩。
封锡[ fēng xī ]
封赐。
封豨[ fēng xī ]
1.亦作“封狶”。即封豕。2.古星宿名。即奎宿。
封玺[ fēng xǐ ]
封缄的印信。
封箱[ fēng xiāng ]
封起行头箱子,指戏院停止演戏。
封行[ fēng xíng ]
犹满行。
封熊[ fēng xióng ]
大熊。
封叙[ fēng xù ]
按等级次第晋爵或奖功。
封押[ fēng yā ]
缄封签押。
封羊[ fēng yáng ]
一种大羊。
封一[ fēng yī ]
封面
封夷[ fēng yí ]
见“封姨”。
封姨[ fēng yí ]
亦作“封夷”。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
封邑[ fēng yì ]
1.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2.指领地、食邑。
封瘗[ fēng yì ]
埋葬。
封荫[ fēng yīn ]
亦作“封廕”。旧时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赠,子孙亦得荫袭官爵,称为“封荫”。
封印[ fēng yìn ]
1.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布律》:“不盈千者,亦封印之。”《晋书·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宋 文同《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诗:“筠籨包荔子,四角具封印。”2.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唐 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 荆山 入座隅。”明 时于除夕封印,至新正三日开印,为期四日。见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清 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为期一月,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见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开印封印》。
封禺[ fēng yú ]
即封嵎。《史记·孔子世家》:“仲尼 曰:‘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裴駰 集解:“韦昭 曰:‘封,封山;禺,禺山。在 吴郡 永安县。’晋 太康 元年改 永安 为 武康县,今属 吴兴郡。”宋 姜夔《鹧鸪天》词序:“明年 平甫 初度,欲治舟往 封 禺 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参见“封嵎”。
封嵎[ fēng yú ]
亦作“封隅”。封山 和 嵎山 的并称。在 浙江 德清县 莫干山 附近,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 汪芒氏 之君 防风 守此。
封域[ fēng yù ]
1.疆域,领地。《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各守其封域。”明 方孝孺《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三代 圣人非不欲用南士也,限于封域不能有其地。”2.借指某一地区或事物的一定范围。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考封域之灵异。”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国朝承平日,外国朝贡,间数年必有之,史策但书某国贡方物而已,如封域风俗,皆略焉。”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然 汉 时已并称凡箸於竹帛者为文章,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於目睛者皆属之。”3.指坟墓或陵墓的范围。亦指坟陵。《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东府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上无封域,不用塼甓,以木为槨。”李周翰 注:“封,界也;域,墙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母后先祔庙》:“至 永乐 五年,仁孝皇后 崩,文皇 圣意,已不欲立封域于南方,故迟迟未葬。”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大有造於中国……其封域想必属当时恩锡者。”
封岳[ fēng yuè ]
封禅。
封赠[ fēng zèng ]
1.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晋与南朝宋,至唐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2.泛指一般的封号。
封鲊[ fēng zhǎ ]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 少为 寻阳 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鮓遗母。
封斋[ fēng zhāi ]
1.伊斯兰教奉行的一种斋戒,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里白天不进饮食。也叫把斋。2.天主教的斋戒期,教徒在封斋期内的特定日期必须守斋。
封畛[ fēng zhěn ]
1.封地的边界。《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自 武父 以南,及 圃田 之北竟。”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故五等之礼,不革于时,封畛之制,有隆焉尔者,岂玩二王之祸而闇经世之筭乎?”2.泛指疆界。《新唐书·裴度传》:“魏博 军度 黎阳,即叩贼境,封畛毗联,易生顾望,是自战其地。”章炳麟《序种姓上》:“古者民知渔猎,其次畜牧,逐水草而无封畛。”
封镇[ fēng zhèn ]
粘贴符箓镇魔驱邪。
封埴[ fēng zhí ]
见“封殖”。
封植[ fēng zhí ]
扶植势力;培养人才。
封殖[ fēng zhí ]
1.亦作“封埴”。亦作“封植”。壅土培育。《左传·昭公二年》:“宿 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遂赋《甘棠》。”杜预 注:“封,厚也;殖,长也。”唐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城西南有数顷田,树果数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宋 苏轼《表忠观碑》:“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殖其草木。”2.引申为扶植势力;培养人才。《国语·吴语》:“今天王既封植 越国,以明闻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韦昭 注:“封植,以草木自喻。壅本曰封;植,立也。”汉 蔡邕《鼎铭》:“贞良者封植,残戾者芟夷。”宋 叶适《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大将宿卫当清苦孤立,今党援封殖,大残也。”3.堆土为坟,植树为饰。宋 王观国《学林·封窆》:“所谓壤植,乃封植也。封者,封土为坟也;植者,植木为饰也。”宋 陈师道《宋魏府君墓表》:“后人之薄祭而厚葬,既封殖之而又识之。”4.谓聚敛财货。《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往者 董卓 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陈书·陆琼传》:“琼 性谦俭,不自封植。”宋 姜夔《圣宋铙歌鼓吹曲·大哉仁》:“亶为民,封埴一姓吁不仁。”清 龚自珍《书番禺许君》:“既起家,顾不屑自封殖。”
封志[ fēng zhì ]
封缄并加标记。
封秩[ fēng zhì ]
1.封官授禄。2.泛指官爵。
封冢[ fēng zhǒng ]
死后追封并表其墓。
封桩[ fēng zhuāng ]
宋 代的一种财政制度。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封存不用,以备急需,故称。宋太祖 建隆 三年始行于中央,后各地皆有封桩,乃至按月而桩,称月桩钱,与初意大异。《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三年八月,置封桩库。帝平 荆、湖、西蜀,收其金帛,别为内库储之,号封桩。凡岁终用度之餘皆入之,以为军旅饥饉之备。”宋 叶适《财总论二》:“於 熙寧、元丰 以后,随处之封桩,役钱之宽剩,青苗之倍息,比 治平 以前数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以军用不足,创取 江、浙、湖南 诸路大军月桩钱,以上供、经制、系省封桩等窠名充其数。”参见“封桩库”。
封着[ fēng zhe ]
犹执著。
封资修[ fēng zī xiū ]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人民日报》1984.5.7:“等到六十年代初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考虑远期打算时,却又在十年中被当作封资修的垃圾扫地出门,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规划?”
封租[ fēng zū ]
古时封地民户上缴的田租。
封嘴[ fēng zuǐ ]
1.一言不发或一口咬定。2.压制言论自由,试图不让人讲话。
疯病[ fēng bìng ]
神经错乱、精神失常的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你今天怕是犯了疯病了!怎么拿婊子比起我哥哥来!”老舍《神拳》第三幕第三场:“大师兄,不要信她的话!她有疯病!”
疯杈[ fēng chā ]
即疯枝。详“疯枝”。
疯长[ fēng zhǎng ]
1.农作物、果树茎叶发育过旺,不结果实。2.花卉枝叶长得很旺,不开花。
疯巅[ fēng diān ]
1.疯。
疯癫[ fēng diān ]
疯癫识倒[ fēng diān shí dǎo ]
形容人言语行动十分轻狂。
疯癫院[ fēng diān yuàn ]
即疯人院。
疯疯颠颠[ fēng fēng diān diān ]
见“疯疯癲癲”。
疯疯癫癫[ fēng feng diān diān ]
状态词。精神失常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
疯疯势势[ fēng fēng shì shì ]
形容猖狂凶横。
疯狗[ fēng gǒu ]
患狂犬病的狗。见〖狂犬病〗。
疯话[ fēng huà ]
颠三倒四的话;不合常理的话。
疯狂[ fēng kuáng ]
发疯,比喻猖狂:打退敌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