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八节滩[ bā jié tān ]
1.在 河南省 洛阳市 附近。唐 白居易《开龙门八节滩诗》序:“东都 龙门潭 之南,有 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2.为险滩之称。宋 周紫芝《竹坡诗话》:“鲁直 诗曰:‘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 头上水船。’”金 元好问《寄英禅师》诗:“倾身营一饱,船上 八节滩。”
八戒[ bā jiè ]
1、猪八戒,浑名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钯)。2、即八关斋。
八斤半[ bā jīn bàn ]
头的俗称。
八经[ bā jīng ]
旧谓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
八景[ bā jǐng ]
1.八个胜景。宋 沉括《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 宋迪 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烟寺晚鐘、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如:燕京 八景,西湖 八景。2.道教语,谓八采之景色。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运象》:“控飊扇太虚,八景飞高清。”唐 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仙心从此在 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云笈七籤》卷三十:“我入八景,迴驾琼轮,仰升九天,白日飞仙。”
八景舆[ bā jǐng yú ]
传说仙人所乘的车名。
八境[ bā jìng ]
指 虔州 八境。 宋 孔宗翰 守 虔州 时作《南康八境图》, 苏轼 为之题诗(即《虔州八境图》诗)。 宋 杨万里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为爱 东坡 题《八境》,却同 严助 厌 承明 。”
八九[ bā jiǔ ]
1.八个或九个。2.十分之八九。
八九不离十[ bā jiǔ bù lí shí ]
几乎接近(实际情况):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见,猜也能猜个~。
八九吞[ bā jiǔ tūn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 云梦 者八九。”言 齐国 疆域广阔,楚 非其匹。后以“八九吞”喻水势的浩大。
八诀[ bā jué ]
汉字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诀。
八君子[ bā jūn zǐ ]
明 末 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 等八人,均曾讲学于 东林书院,以文章气节相尚,抨击时政,评论人物,时称“东林八君子”。见《明史·叶茂才传》。
八俊[ bā jùn ]
1.亦作“八儁”。称同一时代有才望的八人。(1)指东汉的周举、杜乔、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八人。见《后汉书·周举传》。(2)指东汉的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等八人。(3)指东汉的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八人。并见《后汉书·党锢传序》。2.仕宦者的八种捷径。
八骏[ bā jùn ]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3.指皇帝的车驾。
八儁[ bā jùn ]
见“八俊”。
八恺[ bā kǎi ]
亦作“八凯”。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庭坚 作 咎繇。《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八科[ bā kē ]
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
八口[ bā kǒu ]
指一家人。
八苦[ bā kǔ ]
佛教宣扬人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忧悲。见《大般涅槃经·圣行品》、《法苑珠林·怨苦·八苦》。
八魁[ bā kuí ]
1.古历法术语。2.星名。属室宿,在鲸鱼座内。
八蜡[ bā là ]
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五》。
八蜡神[ bā là shén ]
八蜡,为 周 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清 袁枚《新齐谐·鬼多变苍蝇》:“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 刘猛 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 刘猛 将军祠,畿辅、齐 鲁 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畿辅通志》引《灵异録》云,将军姓 刘,名 承忠,元 末指挥,驱蝗保稼,列郡祀之。余按《怡庵杂録》载 宋 景定 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勅,则神乃南渡名将 刘錡 也。生则敌愾效忠,死而捍灾御患,其世祀也固宜。”参见“八蜡”。
八览[ bā lǎn ]
《吕氏春秋》中的八个大篇名的合称。
八老[ bā lǎo ]
旧时妓院中的仆役。俗称“忘八”。《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 来到铺中,卖了一回货,里面走动的八老来接吃茶,要纳房状。”《醒世姻缘传》第五一回:“丑是家中宝,俊的惹烦恼;再要娶娼根,必定做八老!”
八髎[ bā liáo ]
中医学名词,即尻骨两旁的四孔。
八列[ bā liè ]
即八佾。
八灵[ bā líng ]
八方之神。
八流[ bā liú ]
指 渭、汉、洛、泾、汝、泗、沔、沃 八水。
八六子[ bā liù zǐ ]
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八龙[ bā lóng ]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2.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3.称东汉荀淑八子。4.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八路[ bā lù ]
指八路军,也指八路军的干部、战士。
八路军[ bā lù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八路军发展到一百余万人。
八路军军歌[ bā lù jūn jūn gē ]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八銮[ bā luán ]
见“八鸞”。
八络[ bā luò ]
见“八落”。
八落[ bā luò ]
亦作“八络”。犹八紘。
八蛮[ bā mán ]
古谓南方的八蛮国。
八眉[ bā méi ]
八字眉。传说 帝尧 八眉。
八米[ bā mǐ ]
1.指从穀得米达到八成。2.称隋卢思道。见“八米卢郎”。
八米卢郎[ bā mǐ lú láng ]
1.谓隋卢思道。2.比喻才高。
八米诗[ bā mǐ shī ]
称誉别人的诗多而好。
八面[ bā miàn ]
1.八张脸。2.一物的八面。3.八方。
八面见光[ bā miàn jiàn guāng ]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八面玲珑[ bā miàn líng lóng ]
原指窗户多而敞亮。现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对各方面都敷衍得很周到。
八面驶风[ bā miàn shǐ fēng ]
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八面受敌[ bā miàn shòu dí ]
1.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2.砚名。
八面威风[ bā miàn wēi fēng ]
形容神气十足。
八面莹澈[ bā miàn yíng chè ]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八面圆[ bā miàn yuán ]
形容世故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八面张罗[ bā miàn zhāng luo ]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