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草豆蔻[ cǎo dòu kòu ]
亦称“草果”。植物名。对肉豆蔻而言。多年生草本,种子可入药。《通志·昆虫草木二》:“豆蔻曰草果,亦曰草豆蔻。苗叶似山薑杜若辈,根似高良薑,花作穗,可爱。故 杜牧 云:‘豆蔻梢头二月春。’南人亦採其花淹藏,以当果品。”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豆蔻》。
草垡[ cǎo fá ]
带草的土块。
草法[ cǎo fǎ ]
草书之法。
草芙蓉[ cǎo fú róng ]
荷花的别名。
草服[ cǎo fú ]
1.草编的衣服。2.草黄色的冠服。3.借指农夫。
草赋[ cǎo fù ]
创作诗赋。
草腹菜肠[ cǎo fù cài cháng ]
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草稿[ cǎo gǎo ]
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打~。
草藳[ cǎo gǎo ]
初拟的文稿或画稿等。
草工[ cǎo gōng ]
古代六工之一。或谓乃染色之工。
草菇[ cǎo gū ]
一种香菇属蕈类,足长,冠薄,可食。
草果[ cǎo guǒ ]
1.见“草豆蔻”。2.方言。指草莓。
草褐[ cǎo hè ]
粗布衣。《隋书·隐逸传·徐则》:“草褐蒲衣,餐松饵朮,栖隐灵岳,五十餘年。”
草荒[ cǎo huāng ]
1.农田因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妨碍了农作物的生长,叫草荒。2.牧草减产,引起饲料缺乏的状况。
草灰[ cǎo huī ]
灰黄的颜色:~的大衣。
草秽[ cǎo huì ]
亦作“艸秽”。《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天璽 元年,吴郡 言 临平湖 自 汉 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慎无旱耕!须艸生。至可种时,有雨,即种土相亲,苗独生,艸秽烂,皆成良田。”
草鸡[ cǎo jī ]
1.指地方土种鸡。2.母鸡。3.比喻软弱或胆小畏缩。
草棘[ cǎo jí ]
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
草荚[ cǎo jiá ]
瑞草。又名蓂荚、历荚。传说古人曾用以计历。《竹书纪年》卷上:“﹝ 尧 时﹞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宋 周邦彦《黄鹂绕碧树·春情》词:“草荚兰芽渐吐。且寻芳、更休思虑。”
草架[ cǎo jià ]
草图。古代构筑前设计的图样。
草间[ cǎo jiān ]
1.亦作“草閒”。草丛间。2.比喻乡野;民间。
草间求活[ cǎo jiān qiú huó ]
指苟且偷生。《晋书·周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草间:草野之中。
草菅[ cǎo jiān ]
1.草茅。比喻微贱。2.犹草野。指民间。
草荐[ cǎo jiàn ]
铺床用的草垫子。
草荐子[ cǎo jiàn zǐ ]
方言。草鞋。
草介[ cǎo jiè ]
见“草芥”。
草芥人命[ cǎo jiè rén mìng ]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草就[ cǎo jiù ]
底稿草拟完成。
草苴[ cǎo jū ]
犹草类。
草驹[ cǎo jū ]
幼马。
草具[ cǎo jù ]
粗劣,粗劣的饭食,初步制定。
草屩[ cǎo juē ]
草鞋。
草科[ cǎo kē ]
草窠,草丛。
草窠[ cǎo kē ]
方言。草丛。
草寇[ cǎo kòu ]
旧指出没于山林间的强盗。
草库伦[ cǎo kù lún ]
指围起来的草场。《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一座座千余亩的草库伦,那宏伟的石墙,显示着 藏 族人民豪迈的气概。”《光明日报》1977.11.18:“草库伦是用土坯石块修起围墙(或用水泥杆拉上铁丝网),把大片草地圈起来,种植优质牧草,以备牲畜冬季食用。”
草莱[ cǎo lái ]
1.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宋 叶适《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清 周亮工《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2.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3.犹草野。乡野;民间。《汉书·蔡义传》:“臣 山 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宋 范仲淹《举张问孙复状》:“右臣伏覩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闻奏。”清 李渔《风筝误·议婚》:“苍天不负奇才,拔英雄自草莱。”4.布衣。平民。《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草莱乐业,守屏称事。”张铣 注:“草莱谓山野採樵之人也,守屏谓州牧也。”唐 李商隐《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清 孙枝蔚《览古》诗之六:“用人限资格,何以服草莱?”
草里旛竿[ cǎo lǐ fān gān ]
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
草里金[ cǎo lǐ jīn ]
明 代宫人春日插在头上的饰物。又名闹蛾。
草立[ cǎo lì ]
创立;起草。《汉书·任敖传》:“於是 文帝 召 公孙臣 以为博士,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更元年。”《南史·宋元凶劭传》:“﹝ 殷冲 ﹞为 劭 草立符文。”南朝 梁 沉约《上宋书表》:“宋 故著作郎 何承天 始撰《宋书》,草立纪传,止於 武帝 功臣。”
草隶[ cǎo lì ]
1.草书和隶书的合称。2.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
草寮[ cǎo liáo ]
草屋。
草料[ cǎo liào ]
喂牲口的饲料。
草料场[ cǎo liào chǎng ]
堆藏军马和其他牲口饲料的地方。
草露[ cǎo lù ]
1.草上的露水。2.比喻恩泽。
草庐[ cǎo lú ]
茅屋。
草庐三顾[ cǎo lú sān gù ]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草驴[ cǎo lǘ ]
母驴。
草履虫[ cǎo lǚ chóng ]
原生动物,形状像草鞋底,靠身体周围的纤毛运动。生活在淡水中,吃细菌、水藻等。
草律[ cǎo lǜ ]
创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