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工匠[ gōng jiàng ]
手艺工人。
工交[ gōng jiāo ]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合称:~系统。
工脚[ gōng jiǎo ]
指搬运民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臣按诸军傔人旧日给米二升,今若月赋钱三百,是一斗为钱五十。计 江 淮 运米工脚,亦不减此数。”
工缴费[ gōng jiǎo fèi ]
1.企业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制造而支付的加工费用。由产品的加工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在会计工作中,产品的工厂成本减去原材料成本后的余数,亦称工缴费。2.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国营企业以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企业进行加工所支付的加工费用。
工捷[ gōng jié ]
精熟敏捷。
工金[ gōng jīn ]
工资。
工具[ gōng jù ]
1.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锯、刨、犁、锄。2.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
工具钢[ gōng jù gāng ]
主要用来制造刀具、量具、模具的钢的统称。硬度高,耐磨性好,并具有一定的韧性。
工具书[ gōng jù shū ]
专为读者查考字形、字音、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等而编纂的书籍,如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
工絶[ gōng jué ]
精极。
工爵[ gōng jué ]
亦作“工雀”。鸟名。鹪鹩的别名。
工楷[ gōng kǎi ]
工整的楷书。
工科[ gōng kē ]
指高等学校或中等技术学校所设工程技术的系、科、专业。
工课[ gōng kè ]
学习的课程。同功课。
工矿[ gōng kuàng ]
工业和矿业的合称:~企业。
工力悉敌[ gōng lì xī dí ]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工丽[ gōng lì ]
精致华丽。
工联主义[ gōng lián zhǔ yì ]
也称“工会主义”。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19世纪中叶流行于西欧和美国。主张阶级合作,把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看成是工人运动的唯一目的,反对工人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
工粮[ gōng liáng ]
旧时地主付给雇农的粮食报酬。
工料[ gōng liào ]
1.人工和材料(多用于制订计划或计算成本时)。2.指工程所需的材料:购买~。
工龄[ gōng líng ]
工人或职员参加工作的年数。
工娄[ gōng lóu ]
是复姓。
工偻[ gōng lǚ ]
见“工娄”。
工民[ gōng mín ]
犹工人。《穀梁传·成公元年》:“有工民。”范宁 注:“巧心劳手以成器物者。”参见“工人”。
工名[ gōng míng ]
指器物上铭刻制作工匠的姓名。
工墨[ gōng mò ]
印制工本。《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 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
工农兵方向[ gōng nóng bīng fāng xiàng ]
1942年,毛泽东 在 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斗争的需要,从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而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
工农红军[ gōng nóng hóng jūn ]
即中国工农红军,亦简称红军。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是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工农联盟[ gōng nóng lián méng ]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的和可靠的同盟军,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而工人阶级也只有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工农联盟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工农速成中学[ gōng nóng sù chéng zhōng xué ]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工农及工农干部,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设立的学校。我国于1950年创立。修业期限三年。毕业后,经考试可升入各种高等学校。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
工女[ gōng nǚ ]
古代指从事蚕桑、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女子。《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宋 梅尧臣《新茧》诗:“春蚕吐丝足,工女忌寒休。”
工牌[ gōng pái ]
旧时准许入厂矿做工的牌证。
工棚[ gōng péng ]
工地上临时搭起来供工作或住宿用的简便房屋。
工票[ gōng piào ]
1.工业企业中对工人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其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2.农村中记录和计算工分的票券。
工奇[ gōng qí ]
精巧奇特。
工绮[ gōng qǐ ]
精致华丽。
工气[ gōng qì ]
谓人工造作的习气。
工钱[ gōng qián ]
1.做零活儿的报酬:做条裤子要多少~?2.工资。
工巧[ gōng qiǎo ]
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陕北剪纸~纤细,乡土气息浓郁。
工巧明[ gōng qiǎo míng ]
印度 古代教育科目五明之一。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等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工切[ gōng qiē ]
指诗文中对仗工整、贴切。
工区[ gōng qū ]
某些工矿企业部门的基层生产单位。
工雀[ gōng què ]
见“工爵”。
工人[ gōng rén ]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
工人阶级[ gōng rén jiē jí ]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工资收入为生,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所组成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受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阶级;在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
工人士[ gōng rén shì ]
周 官名。司空下面的属官。
工人运动[ gōng rén yùn dòng ]
通常指在资本主义社会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工人阶级反对本国或外国的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革命运动。多采取经济罢工、政治罢工、游行示威等形式。
工人周刊[ gōng rén zhōu kān ]
1921年7月创刊于北京。初由中共北京党组织出版,1922年改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又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约于1926年(一说1925年底)停刊。
工日[ gōng rì ]
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天为一个工日。
工容[ gōng róng ]
女工和容貌。《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夫人 朱氏,生育数胎,止留得一个女儿,年方一十九岁,工容贤德俱全。”《玉娇梨》第二回:“近闻得 白年兄 有一令爱,工容才华俱称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