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古逸[ gǔ yì ]
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古意[ gǔ yì ]
1.古代的风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2.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迹的情意。
古音[ gǔ yīn ]
1.泛指古汉语的语音。2.清代 以前的音韵学家称周秦两汉的语音为古音,隋、唐、宋代的语音为今音。现在的音韵学者称前者为上古 音,后者为中古音。
古远[ gǔ yuǎn ]
年代久远:~的民俗。
古掾曹[ gǔ yuàn cáo ]
《西京杂记》卷四:“京兆 有 古生 者,学纵横、揣磨、弄矢、摇丸、樗蒲之术,为都掾史四十餘季。善訑谩二千石,随以谐謔,皆握其权要,而得其欢心。
古月[ gǔ yuè ]
胡字的隐语。指胡人。
古月轩[ gǔ yuè xuān ]
清 代珐琅彩器的通称。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 康熙 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彩。雍正 乾隆 时,制益精美,古月轩 本为当时豪家仿制的私款,后来内廷珐琅彩器散出,见者以与 古月轩 仿制品相类,转以 古月轩 作为珐琅彩器的通称。一说 古月轩 本 苏州 名工 胡学周 设窑制作烟壶等料器之号,清 帝南巡时发现其所制精美,诏赴京师制作。清 赵之谦《勇庐闲诘》:“鼻烟壶……凡所造作,或称曰皮,最箸者曰 辛家皮、勒家皮、袁家皮。别有 古月轩,地则车渠,亦具五色,上为画采,閒书小诗,壶足题 古月轩,其题 乾隆 年製者尤美。”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翡翠之外并重料壶,然必须官窰 古月轩 者方为上品,新料不足道也。”
古韵[ gǔ yùn ]
1.指先秦汉语音韵。2.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古则[ gǔ zé ]
古代的典章法度。
古泽[ gǔ zé ]
谓古人诗文所显示出来的色彩与风貌。
古楂[ gǔ zhā ]
见“古槎”。
古辙[ gǔ zhé ]
1.昔日留下的车轮印迹。2.比喻前人的行迹。
古者[ gǔ zhě ]
1.从前;过去的时代。2.犹古人。
古筝[ gǔ zhēng ]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十三根弦,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古执[ gǔ zhí ]
古板执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一个老廪膳秀才,姓 高 名 广,号 愚溪,为人忠厚,生性古执。”《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偏遇 贾政 这般古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最怕遇见一种拘迂古执的,他自己不通关节,别人通了关节,也不敢被他知道。”
古直[ gǔ zhí ]
古拙质直。
古制[ gǔ zhì ]
古时的法式制度。
古质[ gǔ zhì ]
古雅质朴。
古终[ gǔ zhōng ]
即草棉。
古籀[ gǔ zhòu ]
古文与籀文的并称。
古砖[ gǔ zhuān ]
古代建筑物的遗砖。常由发掘而得。其上多有年款、图案花纹,或吉祥语等,于考古、美术、书法皆有重要价值。甎,同“砖”。宋 王溥《唐会要·杂录》“开元 十一年”原注:“初,有司奏脩坛,掘地获古铜鼎二……又获古甎,长九寸,有篆书‘千秋万岁’字,及‘长乐未央’字。”参阅 宋 洪适《隶续》、清 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释》。
古篆[ gǔ zhuàn ]
指篆书。有大篆、小篆,通行于 春秋战国 及 秦 代,故称古篆。
古妆[ gǔ zhuāng ]
1.指过时的妆束。对时妆而言。2.见“古妆”。
古装[ gǔ zhuāng ]
古代式样的服装(跟“时装”相对):~戏。
古拙[ gǔ zhuō ]
古朴少修饰:这幅画气韵~,大概出自名家之手。这个石刻形式~,看来年代很久远了。
古子[ gǔ zǐ ]
仍然。
古字[ gǔ zì ]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汉书·艺文志》:“鲁共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北周 庾信《镜赋》:“鏤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班 史多用古字,以 西汉 去古未远也。”
古自[ gǔ zì ]
古子。仍然。
汩陈[ gǔ chén ]
错乱陈列。
汩徂[ gǔ cú ]
疾行。
汩汩[ gǔ gǔ ]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水车转动了,河水~地流入田里。
汩和[ gǔ hé ]
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汩湟[ gǔ huáng ]
水流貌。
汩汲[ gǔ jí ]
波浪声。
汩潏[ gǔ yù ]
水涌流貌。
汩流[ gǔ liú ]
1.急流。2.疾速地流淌。
汩碌碌[ gǔ lù lù ]
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汩乱[ gǔ luàn ]
1.扰乱。2.治与乱。3.混乱。
汩没[ gǔ mò ]
埋没。
汩殁[ gǔ mò ]
汩没,沦落。
汩起[ gǔ qǐ ]
急起。
汩丧[ gǔ sàng ]
沦丧。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彼汩丧廉耻,广为道径者,不数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七:“﹝ 安石 ﹞摈老成,任新进,黷忠厚,崇浮薄,恶鯁正,乐諛佞,是以廉耻汩丧,风俗败坏。”
汩漱[ gǔ shù ]
淹没冲剧。
汩湮[ gǔ yān ]
惑乱湮灭。
汩越[ gǔ yuè ]
1.治理。2.水疾流貌。
诂诂蚩蚩[ gǔ gǔ chī chī ]
多言纷扰貌。犹言辗转相传。
诂解[ gǔ jiě ]
1.用当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2.古言古义的解释。
诂经精舍[ gǔ jīng jīng shè ]
清 代书院。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孤山。嘉庆 八年,阮元 任 浙江 巡抚时创建,教学内容为经史疑义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同治 间,上海 亦设诂经精舍,光绪 初并入求志书院。清 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及抚 浙,遂以昔日修书之屋五十间,选 两浙 诸生学古者,读书其中,题曰詁经精舍。精舍者,汉 学生徒所居之名;詁经者,不忘旧业,且勗新知也。”
诂释[ gǔ shì ]
古言古语的解释。
诂训[ gǔ xùn ]
1.解释古语。2.古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