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栉理[ zhì lǐ ]
整理,整顿。
栉掠[ zhì lüè ]
梳妆。
州聚[ zhōu jù ]
聚集。
州郡[ zhōu jùn ]
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
州里[ zhōu lǐ ]
1.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2.指同乡的人。
州闾[ zhōu lǘ ]
1.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2.泛指乡里。
州牧[ zhōu mù ]
1.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2.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州壤[ zhōu rǎng ]
州里,乡里。
州人[ zhōu rén ]
1.州民。2.指渔人。
州司[ zhōu sī ]
犹州官。
州同[ zhōu tóng ]
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 陈询 ﹞在翰林时忤一权贵,出为州同。”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翰林官》:“康熙 十六年十月,圣祖 始设南书房,以侍读学士 张英、序班 高士奇、州同 励杜訥 入直。”《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个州同,就此加捐一个知州。”
州涂[ zhōu tú ]
绕城之道。《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量其市朝州涂,还市朝而为道也。”参见“州道”。
州土[ zhōu tǔ ]
1.州乡邑。《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王逸 注:“閔惜乡邑之饶富也。”2.一州所辖的地域。汉 班固《东都赋》:“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 轩辕氏 之所以开帝功也。”《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州县[ zhōu xiàn ]
1.州与县的合称。2.指州县官。
州乡[ zhōu xiāng ]
泛指乡里。
州巷[ zhōu xiàng ]
州闾,乡里。
州廨[ zhōu xiè ]
州署,州衙。
州序[ zhōu xù ]
州学,州校。
州学[ zhōu xué ]
州中设立的学校。
州域[ zhōu yù ]
1.按州划分的区域。2.指州辖的地域。
州院[ zhōu yuàn ]
南宋 时州的刑狱官。
州宰[ zhōu zǎi ]
指州刺史。
州镇[ zhōu zhèn ]
一方之重镇。
州职[ zhōu zhí ]
州署中的属官。
州治[ zhōu zhì ]
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宋 陆游《入蜀记》卷六:“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通州》:“通州卫,在州治南,建元 四年 成祖 置卫於此。”
州尊[ zhōu zūn ]
一州之长,州牧。
舟兵[ zhōu bīng ]
水军;水兵。《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三年春,权 復征 黄祖,祖 先遣舟兵拒军。”《宋史·王鼎传》:“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
舟车[ zhōu chē ]
船和车,借指旅途:~劳顿。
舟次[ zhōu cì ]
1.船停泊之所。即码头。2.行船途中,船上。
舟杭[ zhōu háng ]
同“舟航”。指船只。
舟航[ zhōu háng ]
1.船只。《淮南子·主术训》:“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晋 左思《吴都赋》:“汎舟航於 彭蠡,浑万艘而既同。”唐 白居易《登老君阁望洛城》诗:“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閒。”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墻。”2.犹津梁。南朝 梁 沉约《答释法云书》:“实不刊之妙旨,万代之舟航。”唐 杨炯《卧读书架赋》:“济笔海兮尔为舟航,骋文囿兮尔为羽翼。”3.拯济。《宋书·武帝纪中》:“相国 宋王 天纵圣德,灵武秀世,一匡頽运,再造区夏,固以兴灭继絶,舟航沦溺矣。”4.比喻济世的良才。《晋书·刘弘陶侃等传赞》:“长沙 勤王,拥斾戎场。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赖之重,匪伊舟航。”唐 杨炯《<王勃集>序》:“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
舟壑[ zhōu hè ]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意谓世事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着,而昧者不察。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南朝 梁 沉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北周 庾信《思旧铭》:“风云上惨,舟壑潜移。”清 钱谦益《杨明远诗引》:“陵谷旦异,舟壑夜迁,则真可叹息也。”
舟楫[ zhōu jí ]
船和桨。泛指船只。
舟檝[ zhōu jí ]
见“舟楫”。
舟艥[ zhōu jí ]
同“舟楫”。泛指船只。《周书·寇洛李弼等传论》:“拟巨川之舟艥,为大厦之栋梁。”《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周氏 始吞 齐国,难与争锋。且弃舟艥之工,践车骑之地,去长就短,非 吴 人所便。”
舟舰[ zhōu jiàn ]
战船。
舟鲛[ zhōu jiāo ]
古代掌管薮泽的官。
舟军[ zhōu jūn ]
水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八年,权 西伐 黄祖,破其舟军。”《晋书·华轶传》:“軼 遣别驾 陈雄 屯 彭泽 以距 敦,自为舟军以为外援。”
舟梁[ zhōu liáng ]
1.用船架设的浮桥。2.船和桥。3.济渡;拯济。4.华舟和杞梁的并称。两人皆春秋时齐国大夫。
舟牧[ zhōu mù ]
古代主管船只的官。
舟桥[ zhōu qiáo ]
用有统一标准规格的船或民船作桥脚架设的浮桥。
舟人[ zhōu rén ]
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晋 木华《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唐 郑谷《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舟师[ zhōu shī ]
1.水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楚子 为舟师以伐 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义熙 中,刘公 西入 长安,舟师所届,次于 洛阳。”宋 戴埴《鼠璞·防海》:“舟师始於 吴 越。”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朝廷以 定海 孤悬海中,非海道舟师不能恢復。”2.船夫;舵手。《新唐书·王义方传》:“道 南海,舟师持酒脯请福。”明 高启《欲访李孝廉至娄江遇风而回》诗:“舟师捩柂若无力,帆势如蓬几飘转。”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作歌》:“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舟算[ zhōu suàn ]
船税。
舟旋[ zhōu xuán ]
周旋。舟,通“周”。
舟虞[ zhōu yú ]
古代掌管船只的官。
舟舆[ zhōu yú ]
1.船和车。2.谓乘车乘船旅行。
舟战[ zhōu zhàn ]
用船在水上作战。
舟张[ zhōu zhāng ]
同“周章”。周游。
舟中敌国[ zhōu zhōng dí guó ]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