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治要[ zhì yào ]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2.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3.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4.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治一经损一经[ zhì yī jīng sǔn yī jīng ]
比喻顾此失彼。
治宜[ zhì yí ]
1.指合宜的施政措施。2.泛指施政措施。
治印[ zhì yìn ]
刻图章:~艺术。
治驭[ zhì yù ]
统治。
治狱[ zhì yù ]
审理案件。
治载[ zhì zǎi ]
备办乘具。
治造[ zhì zào ]
1.制作。2.整治。
治择[ zhì zé ]
删改润色。
治掌[ zhì zhǎng ]
掌管。
治整[ zhì zhěng ]
严整。
治职[ zhì zhí ]
1.治理政务之职事。2.处理职务。
治制[ zhì zhì ]
治理国家的法度、体制。
治中[ zhì zhōng ]
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
治装[ zhì zhuāng ]
备办行装。
治状[ zhì zhuàng ]
施政的成绩。
治罪[ zhì zuì ]
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罚:依法~。
炙背[ zhì bèi ]
晒背。
炙冰使燥[ zhì bīng shǐ zào ]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炙勃焦[ zhì bó jiāo ]
古代占卜法之一种。
炙煿[ zhì bó ]
1.熏烤。亦比喻折磨。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儘着他炙煿烹炮。”《水浒传》第一○四回:“﹝ 段三娘 ﹞十五岁时,便嫁个老公,那老公果是坌蠢,不上一年,被他炙煿杀了。”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灯下有唱卖鑪鸭者,从兄 万周 买之,乃尽食其肉而完其全骨,内传以泥,外糊以纸,染为炙煿之色。”2.指烘烤煎炒的食物。《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腹部》“中脘疽”注:“此证一名胃疽……由过食炙煿,以致胃腑火毒而成。”
炙爨[ zhì cuàn ]
指烧火。
炙啖[ zhì dàn ]
用火烧烤吃。
炙灯[ zhì dēng ]
燃灯。
炙地眠[ zhì dì mián ]
贴地而睡。形容穷困。
炙地卧[ zhì dì wò ]
见“炙地眠”。
炙发[ zhì fā ]
见“灸髮”。
炙毂[ zhì gǔ ]
见“炙輠”。
炙毂过[ zhì gǔ guò ]
见“炙輠”。
炙輠[ zhì guǒ ]
本作“炙轂过”。过为“輠”的假借字。輠,古时车上盛贮油膏的器具。輠烘热后流油,润滑车轴。比喻言语流畅风趣。
炙簧[ zhì huáng ]
烘暖笙簧。
炙鸡[ zhì jī ]
见“炙鸡渍酒”。
炙脍[ zhì kuài ]
1.烧烤切细的肉。亦指烹调。《周礼·天官·序官》“醢人”唐 贾公彦 疏:“彼有膷臐、烧胾、炙膾之属。”郭沫若《蜩螗集·水中赞》:“筋肉肺肝,供人炙脍。”2.犹脍炙。交口称誉。清 赵翼《龙尾关》诗:“至今勛伐炳,人口尚炙膾。”
炙浪[ zhì làng ]
烤人的热浪。
炙脔[ zhì luán ]
干肉。中医常用以比喻塞在病人咽喉中的痰涎。
炙面[ zhì miàn ]
烧灼面孔。
炙炰[ zhì páo ]
指烧烤的肴馔。
炙热[ zhì rè ]
像火烤一样的热,形容极热:~的阳光。骄阳似火,大地~。
炙肉[ zhì ròu ]
烤肉。《东观汉记·窦固传》:“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炙晒[ zhì shài ]
1.亦作“炙晒”。曝晒。2.见“炙晒”。
炙手[ zhì shǒu ]
1.烫手。2.比喻权势炽盛。3.指炫耀。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
热得烫手。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炙:烤。
炙鼠[ zhì shǔ ]
1.烤鼠。2.蝼蛄的别名。俗呼扑火虫。
炙羊[ zhì yáng ]
烤羊肉。
炙阳[ zhì yáng ]
让太阳曝晒。《管子·五行》:“昼炙阳,夕下露……岁农丰,年大茂。”尹知章 注:“昼则暴炙,夕则下寒露而润之。”
炙熨[ zhì yùn ]
中医学名词。指艾炙法和药物热敷法。
炙灼[ zhì zhuó ]
烧灼;烘烤。《文献通考·户口二》:“光武 建武 十一年八月癸亥詔曰:‘敢炙灼奴婢,论如律。’”萧军《八月的乡村》四:“太阳在天空炙灼人。”
炙胾[ zhì zì ]
烤肉。
质碍[ zhì ài ]
障碍;阻碍。
质暗[ zhì àn ]
谓暗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