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壮锦[ zhuàng jǐn ]
壮族妇女编织的手工艺品。色彩绚丽,纹样精美。主要用来制作民族服装。
壮举[ zhuàng jǔ ]
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史无前例的~。
壮剧[ zhuàng jù ]
1.气势雄壮的舞台剧,喻壮观的事物或场面。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凡百年来种种之壮剧,岂有他哉……英雄哉当如是也。”茅盾《虹》十:“时代的壮剧,就要在这东方的 巴黎 开演。”巴金《神鬼人·鬼》:“我站在岸边,望着前面海跟风搏斗的壮剧。”2.亦称“壮戏”。壮族戏曲剧种。按流行地区可分为 广西 壮剧与 云南 壮剧。由壮族山歌、说唱发展而成。
壮郡[ zhuàng jùn ]
大郡,大府。
壮阔[ zhuàng kuò ]
1.雄壮而宽广:波澜~。2.宏伟;宏大:规模~。
壮浪[ zhuàng làng ]
1.豪放。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序》:“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於 子美 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文字有气骨,故其文壮浪。”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披閲中,欲使人心目迟回,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薗次 小令,亦不能脱《草堂》窠臼,长调间作壮浪语,如《满江红·醉吟》云:‘髀肉晚销 燕 市马,乡心秋冷 扬州 鹤。’”2.壮实,壮健。《水浒传》第二十回:“把这新拿到的军健,脸上刺了字号,选壮浪的分拨去各寨喂马砍柴;软弱的,各处看车切草。”
壮厉[ zhuàng lì ]
1.刚直毅烈。2.强劲猛烈。
壮丽[ zhuàng lì ]
雄壮美丽:山河~。
壮脸[ zhuàng liǎn ]
谓面子大。
壮烈[ zhuàng liè ]
勇敢而有气节:~牺牲。
壮龄[ zhuàng líng ]
壮岁,壮年。南朝 宋 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诗:“壮龄缓前期,頽年追暮齿。”唐 李德裕《春日独坐思归》诗:“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宋 梅尧臣《希深惠书言游嵩而韵之》:“欧阳 称壮龄,疲软屡颠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生 ﹞客 意大利 之南方,终以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盖非夸也。”
壮美[ zhuàng měi ]
雄壮美丽。
壮猛[ zhuàng měng ]
1.壮盛,勇猛。2.汹涌;猛烈。
壮苗[ zhuàng miáo ]
健壮的幼苗。
壮缪侯[ zhuàng miù hòu ]
蜀汉 关羽 死后,后主 景耀 三年追谥为 壮缪侯。也省称为 壮缪。《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旌阳 岂木雕?壮繆 非泥塑。彰癉明明当面施,人自茫无据。”清 赵函《十哀诗·哀虎门》:“虎门 将军 壮繆 裔,报国丹心指天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去 当阳 城西七里而近,有地曰 章乡,使者之先人 壮繆侯 陵墓在焉。”
壮年[ zhuàng nián ]
三四十岁的年纪。
壮骑[ zhuàng qí ]
慓悍的骑兵,劲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 兵夜至,围 右贤王,右贤王 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宋书·索虏传论》:“自是兵摧势弱,边隙稍广,壮骑陵突,鸣鏑日至,芻牧年伤,禾麦岁犯。”
壮气[ zhuàng qì ]
1.豪迈、勇壮的气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寧 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 尤嘉之。”《北齐书·高昂传》:“﹝ 高昂 ﹞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俶儻,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唐 韩愈《赠族侄》诗:“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先主 曰:‘朕正欲观汝壮气。’即命 关兴 前往。”黄兴《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然自此役后,同志不以挫折灰其壮气,图谋再举,弥增激厉。”2.旺盛发达的地气。堪舆家所称主世代兴旺的土地风水。《新唐书·杜正伦传》:“诸 杜 所居号 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
壮气凌云[ zhuàng qì líng yún ]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壮钱[ zhuàng qián ]
见“壮泉”。
壮情[ zhuàng qíng ]
豪壮的情怀、抱负。《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 既升,家祚以兴。”唐太宗《入潼关》诗:“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壮泉[ zhuàng quán ]
新莽 时所铸六种货贝之一。古谓钱曰泉,到处流通之意。
壮热[ zhuàng rè ]
高热;高烧。
壮容[ zhuàng róng ]
1.青壮年时的容貌。《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唐 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2.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易 阳壮容,卫 之稚质;邯郸 躧步,赵 之鸣瑟。”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易 阳,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壮乳[ zhuàng rǔ ]
粗大的鞋耳。乳,草鞋上穿绳子的两耳。
壮盛[ zhuàng shèng ]
1.健壮。2.兴旺,兴盛。3.壮大,有气势。
壮实[ zhuàng shi ]
(身体)强壮结实:这小伙子长得多~!
壮士[ zhuàng shì ]
豪壮勇敢的人:狼牙山五~。
壮士歌[ zhuàng shì gē ]
亦称“壮士声”。战国 末,荆轲 欲刺 秦王,与 燕 太子丹 诀别 易水,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壮士歌”即指此。
壮士声[ zhuàng shì shēng ]
见“壮士歌”。
壮事[ zhuàng shì ]
犹言壮举,大事业。
壮室[ zhuàng shì ]
男子三十称壮年,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称“壮室”。《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 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唐 蒋防《霍小玉传》:“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宋 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幼敏门》:“李贺 字 长吉,唐 诸王孙,七岁以长短之製名动京师……不幸未壮室而终。”
壮硕[ zhuàng shuò ]
健壮肥硕。
壮思[ zhuàng sī ]
豪壮的情思。
壮岁[ zhuàng suì ]
壮年。唐 白居易《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宋 陆游《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明 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清 顾炎武《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邓溥《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壮图[ zhuàng tú ]
壮志,宏伟的意图。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唐 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夏衍《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壮旺[ zhuàng wàng ]
振奋旺盛。
壮伟[ zhuàng wěi ]
1.健壮魁伟。2.雄伟;雄健。
壮文[ zhuàng wén ]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壮武[ zhuàng wǔ ]
勇壮,雄武。
壮戏[ zhuàng xì ]
壮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壮族聚居地区。由壮族山歌、说唱发展而成。
壮县[ zhuàng xiàn ]
富庶繁盛的县。《新唐书·杜洪传》:“神福 ……以 永兴 壮县,馈餫所仰,既得 鄂 半矣,遂进围 鄂州。”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二:“壬辰早发 苏稽,午过 符文镇,两镇市井繁遝,类壮县。”明 归有光《送嘉定县令序》:“吴 为东南大都,而 嘉定 边海,疆土最广,号称壮县。”
壮心[ zhuàng xīn ]
壮志:~不已。
壮严[ zhuàng yán ]
庄严,装饰美盛。
壮颜[ zhuàng yán ]
少壮时的容颜;壮美的容颜。
壮阳[ zhuàng yáng ]
中医通常指用温补的药物来强壮人体的阳气,也指增强男子的肾功能、性功能。
壮意[ zhuàng yì ]
豪壮的意气。
壮毅[ zhuàng yì ]
勇壮刚毅。
壮翼[ zhuàng yì ]
健壮的羽翼。亦指善飞的鸟。
壮勇[ zhuàng yǒng ]
1.强健而勇敢;刚勇。《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 将 李信 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 燕 太子丹 於 衍水 中,卒得破 丹,始皇 以为贤勇。”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夫入虎狼之羣,后知 賁 育 之壮勇。”唐 裴铏《传奇·韦自东》:“贞元 中有 韦自东 者,义烈之士也。尝游 太白山,栖止 段将军 庄;段 亦素知其壮勇者。”宋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次命武臣密举壮勇出羣之士,试以武事,迁其等差。”邹韬奋《萍踪寄语》三十:“他虽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但意志的坚强和胆量的壮勇,更胜于他的老子。”2.壮勇者;壮丁。唐 陆贽《论关中事宜状》:“徙郡县豪杰处之陵邑,选四方壮勇实之边城。”3.宋 代禁军之一。《宋史·兵志二》:“陕西、河北‘振武’,河北、京东‘武卫’,陕西、京西‘壮勇’……皆为禁兵。”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以《宋史》考之云:壮勇,宋 初禁军,隶侍卫司,以招获羣盗、配近京徒役者拔立。咸平 以后,递有增补。”4.兵勇;士卒。唐 无名氏《剑侠传·解洵娶妇》:“妇人并囊橐皆不见,从卒走报,潜 使壮勇三千人出追捕,亡所获。”清 龙辑五《复唐子实书》:“见今餘盗潜匿,土寇横滋,壮勇之散遣无归者,所以剽掠,即逆贼不来,而可虑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