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袖筒里藏刀
- 罗锅睡到碓窝里
- 斯大林里丧事
- 泥菩萨跌在汤罐里
- 密封罐头
- 蚂蚁妄想搬倒参天松
- 婊子搬家
- 小腿肚上捆瓶子
- 半空中响喇叭
- 马路边上的痰盂
- 泥佛爷坐公堂
- 屙屎不擦屁股
- 甏里盛火炭
- 毛虫钻灶
- 墙缝里的柱子
- 石王八喝水
- 纱绢作布卖
- 面条锅里整人
- 砍倒树做箩篓
- 腿板里夹火幺的
- 打柴吃补药
- 晚娘打儿子
- 驼子进棺材
- 怕死鬼当兵
- 宜兴的夜壶
- 屁股头子绑扁担
- 赤脚撵穿高跟鞋的
- 魔术师的逻辑
- 腊月廿三的灶神
- 刀尖上滚跟头
- 上了霜的冬瓜
- 钟馗老爷念经
- 酱醋厂里的斗篷
- 黑夜的萤火虫儿
- 石洞里种菜
- 馋大嫂种瓜
- 两个人过巷道儿
- 胡琴和洋琵琶
- 锅子里煮白菜
- 豹子吃龟
- 浑身贴膏药
- 喜鹊飞进洞房里
- 小秃头上摸一把
- 顿顿吃笋子
- 大碗托糍粑
- 干树丫上结苹果
- 黑豆碾了皮
- 叫化子丢了棍
- 闭嘴葫芦
- 犁地甩鞭子
- 芒种前的麦地
- 草上的露,瓦上的霜
- 灯草作琴弦
- 天上掉下个驴蹄子
- 灯草点火
- 半天云里吹唢呐子
- 粪船上扯帆
- 家里刨了灶王爷
- 大风里抖裹脚布
- 陷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