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皮球上扎一刀
- 横垄地拉犁
- 睡梦里捡金子
- 鹅吃砻糠鸭吃谷
- 戴草帽扎猛子
- 蛤蟆跳进秤盘里
- 藤萝爬在葡萄架上
- 赵匡胤下棋
- 城头上栽花
- 辣椒与生姜
- 额骨头浪的块撸呒脱
- 开开寿噐逮贼娃子
- 穆民没有伊玛尼
- 壶中无酒
- 到了黄山想泰山
- 叫花子的米
- 牙吃西瓜
- 裁缝师傅的本事
- 温度计跌进了冰箱
- 顺道走
- 李鬼的板斧
- 屁股抹了胶
- 吃了画眉的舌头
- 湿手捏喷干浆面
- 盲佬做见证
- 麻稭打狼
- 茅斯头的石板
- 春天的果园
- 高山上放炮
- 陈阿大接待外宾
- 媒人婆上楼子
- 庙里的菩萨不讲话
- 癞皮象
- 拿着禾苗当草锄
- 削面刀刮胡子
- 蕃薯跌落灶
- 烤煳了的饼子
- 王麻子的外号
- 勒杀吊
- 申公豹的脑袋
- 拿着棒锥缝衣裳
- 脑门儿上挂灯笼
- 木匠赌博
- 暑天干柴
- 小火轮下水
- 火性人儿
- 外科主任割阑尾
- 花落满地
- 叉袋里掼野菱
- 小蛟子打呵欠
- 火烧房子还看唱本
- 苘秸打狼
- 凿木匠打铁
- 花果山上没外姓
- 包袱皮当手巾
- 棍子蘸石灰
- 厕所里装电风扇
- 大狸猫伸懒腰
- 茅四穿了眼
- 出门跌到炭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