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打架拿块红薯
- 公仔生髯
- 盲佬拣本烂皇历
- 大檩做棒锤
- 炊事员的围裙
- 黄甫讷扮伍子胥
- 洗澡水倒进秧田里
- 沙子子炒菜
- 橡皮筋
- 瞎巴子打婆娘
- 几个扁担钩
- 黑面饽饽供娘娘
- 歪了磨子砸了碾
- 竹竿量天
- 盖顶圪筒里寻娃
- 泥鳅和黄鳝一般粗
- 破火炉子
- 鹦哥讲话
- 满月儿听霹雳
- 肚子里吞蜈蚣
- 屎壳郎弹粪球
- 南天门打碗
- 踩死蚂蚁也要验尸
- 肉汤里洗澡
- 破箩装石灰
- 不饮酒人伴醉汉
- 仔吵老头
- 看人说话,见佛烧香
- 望乡台上唱梆上腔
- 腰杆上别死耗子
- 庄户人挑粪担
- 瘌痢头上插花
- 桅杆顶上吹螺号
- 神龛子上挂犁头
- 秤砣跌钢板
- 老母猪肉下锅
- 妓女罢工
- 酒坛里放炮
- 皇帝的妈妈
- 绣花姑娘缝绣衣
- 捅火棍当枪使
- 苍蝇爬在玻璃上
- 翘首京华
- 拆了房子种粮食
- 癞头婆戴玉簪
- 大便带出个泥菩萨
- 树上养鸭子
- 雪地上的蚯蚓
- 唱戏的扮傻子
- 火镰对尖石
- 镬里无油
- 墙壁上挂草帘
- 校长看老师
- 黄鼠狼叫门
- 鬼吃烧猪肉
- 吃稀饭屙硬屎
- 清水潭里扔石头
- 梁上吊乌龟
- 槐树下做春梦
- 属送子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