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没有长翎毛儿,就拣高枝儿飞
- 小伙子头上扎辫子
- 扯起风帆又荡桨
- 成熟的谷穗
- 裹腿布围脖子
- 罐里养王八
- 潘家湾的锣鼓
- 胡同里推大炮
- 瘌哈蟆打呵欠
- 西红门的萝卜
- 后燕窝儿里一撮毛
- 老来学武功
- 单刀赴宴
- 常胜将军上疆场
- 黑道上照亮
- 游学的先生
- 脑瓜盖上开铆
- 胡敲梆子乱击罄
- 耗子专风箱
- 走道闻臭味儿
- 龙王爷招女婿
- 碟子里装水
- 狐狸跳进大海里
- 铜毫子买母猪肉
- 霉烂的莲藕
- 小脚女人的脚趾
- 石板上生蚯蚓
- 牛粪上插爆竹
- 阎王爷做报告
- 蚊虫咬菩萨
- 长虫的拐杖
- 黄连树下长棵苗
- 半路上认姐姐
- 山窑里的石灰遇到水
- 肚脐眼儿里灌铅
- 戴着木头眼镜
- 鸡毛做毽子
- 麻布袋子装菱角
- 祖师爷的帽疙瘩
- 床底下看书
- 长虫退壳
- 寿桃上插松枝儿
- 机帆船赶快艇
- 隔着墙扔糖果盒子
- 骨缝里的肉
- 搂着石磙睡觉
- 旱魅拜夜叉
- 梦中结婚
- 失火挨板子
- 丫环做阿妈
- 屎壳郎屁股上插鸡毛
- 骆驼摔跤
- 拿着铁锅当钟敲
- 便所内弹吉他
- 尿罐拴铁丝
- 神前张足子
- 大少爷种田
- 满纸计划没实现
- 郭呆子卖蚕豆
- 轮船上装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