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得过且过
- 出门捡棒槌
- 叫化子钻草堆
- 货郎的鼓儿
- 瘫子跑反
- 俩兽医抬死驴
- 茅坑里放玫魂花
- 门缝里夹鸡蛋
- 剃头的割耳朵
- 叫化子说腊肉香
- 嘴硬骨头酥
- 老黄瓜喷绿漆
- 芦蓆爬勒地浪
- 娃娃生病
- 两只老鹰打架
- 属扭孤儿糖的
- 煮熟了的鸭子
- 背操手尿尿
- 大水冲掉龙王庙
- 连鬓胡子一天刮三遍
- 衫袖笼里画眉
- 北京鸭
- 牙咬舌头
- 老鸹命
- 提着眼皮搧扇子
- 蜈蚣变蛐蟮
- 昭君出塞
- 庙墙上个窟窿
- 纸做的船儿
- 对着墙走路
- 老婆婆算帐
- 纸扎店里断浆糊
- 大姑娘吃饭
- 小孩儿挨打
- 落雨搭田塍
- 赶着鸭子上架
- 擂槌捣锅巴
- 淹死鬼拽住崔边草
- 吃着海椒训人
- 赶着王母娘娘叫亲姑娘
- 担雪填深井
- 驼背跃在田埂上
- 麻绳儿见水
- 叫花子背米
- 从斜门缝里看人
- 殷纣王的棺材
- 屎克螂飞进车道沟里
- 有求必应
- 戥穿石
- 律例当衣服
- 装死的狐狸
- 拿鸭子去浸水
- 疥黑蚂上老花椒树
- 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 半屏山的蝴蝶
- 稻草拐棍
- 关上门打财神
- 雪里送炭
- 伍上上
- 粪勺子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