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 亚西亚的火油
- 皮球碰皮球
- 婊子进庵堂
- 窝窝头进酸菜缸
- 家臭虫莫说山臭虫
- 双手举过头
- 属磨盘的
- 洞庭湖里的老麻雀
- 饿老雕抓驴
- 叫化子拿戥子
- 甩了水的萝卜缨子
- 麻袋布作蟒袍
- 长虫吃鞕杆
- 总统的亲属
- 指头挖耳屎
- 饿老鹰儿抱麻雀窝
- 拉着胡子过街
- 庄稼佬不识桂圆
- 茶壶倒汤圆
- 青菜烧萝卜
- 讨口子起五更
- 大路上的电秆
- 大青山的花椒
- 蜘蛛肚子
- 罗底补裤裆
- 吹鼓手摸点心
- 背着糙米还家去
- 大红纸包煤炭
- 阎王爷讲演
- 观众评论演员
- 小孩拿辣椒
- 竹篙里捻灯草
- 大水涝破荐
- 大槌子敲鼓
- 柠檬拌姜
- 秋天的蚂蚌
- 芝麻上刻字
- 粪不头瓦雪
- 夜壶掉了把
- 半斤银子买牙梳
- 墓头上拉屎
- 绊倒拾个元宝
- 头巾吊在水里
- 借一斗还六升六
- 将答案抄在肚皮上准备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 积木盖高楼
- 黄鼠狼放救命屁
-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脚底下长疮,头顶冒脓
- 乌鸦头上插鸡毛
- 竹篙撑船
- 玻璃瓶子装开水
- 玉米地里带豆角
- 梁园虽好
- 强行灌药
- 尿壶带耳朵
- 叫花子的家当
- 苦参做的人
- 苍蝇飞到鸡蛋上
- 小猫不捉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