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不揪不采[ bù jiū bù cǎi ]
指不理睬。
不久[ bù jiǔ ]
指距离某个时期或某件事情时间不远:水库~就能完工。我们插完秧~,就下了一场雨。
不咎既往[ bù jiù jì wǎng ]
见〖既往不咎〗。
不就[ bù jiù ]
1.不能完成。《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餘年不就。”宋 曾巩《<陈书>目录序》:“思廉 遂受詔为《陈书》,久之犹不就。”2.不就职,谓不接受任命。《后汉书·仲长统传》:“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宋 曾巩《徐干<中论>目录序》:“《先贤行状》亦称 干 篤行体道,不耽世业,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不居[ bù jū ]
不停;不休止:岁月~,时节如流。
不拘[ bù jū ]
1.不拘泥;不计较;不限制:~一格。~小节。字数~。长短~。2.不论:~他是什么人,都不能违反法律。
不拘细节[ bù jū xì jié ]
犹不拘小节。
不拘细行[ bù jū xì xíng ]
犹不拘小节。
不拘小节[ bù jū xiǎo jié ]
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不拘形迹[ bù jū xíng jì ]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不拘一格[ bù jū yī gé ]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文艺创作要~,体裁可以多样化。
不举[ bù jǔ ]
1.不举起。《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汉 王充《论衡·效力》:“火之光也,不举不明。”2.指不升起。汉 蔡邕《黄钺铭》:“羌戎 受首于西彊,百固 冰散于东邻,鲜卑 收迹,烽燧不举。”3.不能举;举不起。《韩非子·说林下》:“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 张横 时,四肢不举,两眼朦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舁夫凡十易肩,困惫不举,相与委柩路侧。”4.不举办;不进行。《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都给事升转》:“至於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5.不检举;不告发。《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后汉书·和帝纪》:“吏民踰僭。厚死伤生……有司不举,怠放日甚。”6.不推荐。《墨子·尚贤上》:“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上》:“富贵在身而列士不举,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7.不抚养。《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 长安 官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晋 干宝《搜神记》卷六:“哀帝 建平 四年四月,山阳 方与女子 田无嗇 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唐 顾况《补亡诗·囝》:“及其生汝,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其苦。”《金史·高彪传》:“彪 始生,其父用术者言,为其时日不利于己,欲不举,其母为营护。”8.不祭祀。《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郑玄 笺:“言王为旱之故,求于羣神,无不祭也。”9.没有攻下。《韩非子·初见秦》:“赵 不举,韩 不亡,荆、魏 不臣,齐、燕 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也。”10.古代逢大的天灾人事,皆除去盛馔,偃息声乐,称作“不举”。《左传·庄公二十年》:“大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杜预 注:“去盛饌。”孔颖达 疏:“不举者,贬膳食彻声乐也。”《周礼·天官·膳夫》:“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烖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后汉书·蔡邕传论》:“君子断刑,尚或为之不举,况国宪仓卒,虑不先图,矜情变容,而罚同邪党?”
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
也说不绝若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宋苏轼《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不觉[ bù jué ]
1.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2.想不到,无意之间。3.不禁,不由得。
不絶如带[ bù jué rú dài ]
同“不絕如線”。《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 吕后 時,諸 吕 用事,擅相王。劉氏 不絶如帶。”卷盦《<蔽庐丛志>序》:“比來塵網荆榛,偏絃奏響,國學陵遲,不絶如帶。”
不絶如缕[ bù jué rú lǚ ]
见“不絶如綫”。
不絶如线[ bù jué rú xiàn ]
1.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絶若綫。”何休 注:“綫,縫帛縷,以喻微也。”《淮南子·要略训》:“齊桓公 之時,天子卑弱,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國,中國之不絶如綫。”《清史稿·礼志三》:“洎 朱温 以下,或起寇竊,或爲叛臣,五十餘年,國統不絶如綫。”2.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降及 孝成,復加卹問,稍益衰弱,不絶如綫。”唐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爲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絶如縷。”清 戴名世《<困学集>自序》:“自 孟軻氏 而後,學者不絶如綫,迨 宋 興而諸儒繼起,不可謂盛者歟!”3.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宋 苏轼《前赤壁赋》:“餘音嫋嫋,不絶如縷。”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
不均[ bù jūn ]
不公平;不均匀。
不俊[ bù jùn ]
没有才智。
不刊[ bù kān ]
不可改易。古代的文书刻在竹简上,错了就削去,这叫刊。
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
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不刊之说[ bù kān zhī shuō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堪[ bù kān ]
1.承受不了:~其苦。~一击。2.不可;不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入耳。~设想。~造就。3.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疲惫~。破烂~。狼狈~。4.坏到极深的程度:他这个人太~了。
不堪回首[ bù kān huí shǒu ]
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不堪七[ bù kān qī ]
谓才能不称。宋 梅尧臣《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笔工 诸葛高,海内称第一,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参见“七不堪”。
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不堪设想[ bù kān shè xiǎng ]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不堪一击[ bù kān yī jī ]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不堪造就[ bù kān zào jiù ]
指没有培养前途。
不看佛面看金面[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 ]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不看金面看佛面[ bù kàn jīn miàn kàn fó miàn ]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 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 如岳叔 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不亢[ bù kàng ]
不举。《穀梁传·僖公十六年》:“故五石六鷁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范宁 注:“不遗微细,故王道可举。”
不抗不卑[ bù kàng bù bēi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可当[ bù kě dāng ]
犹言不得了。
不可多得[ bù kě duō dé ]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不可更新资源[ bù kě gēng xīn zī yuán ]
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金属矿物、煤、石油等。也叫非再生资源。
不可救疗[ bù kě jiù liáo ]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
《诗经·大雅·板》:“多将熇(hè)熇,不可救药。” 原意是说周厉王多行酷烈之暴政,就像重病人一样,不能再医治了。后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不可抗力[ bù kě kàng lì ]
特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是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可抗力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不可摸捉[ bù kě mō zhuō ]
摸捉: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不可磨灭[ bù kě mó miè ]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不可奈何[ bù kě nài hé ]
犹无可奈何。表示没有办法。
不可耐[ bù kě nài ]
1.詈辞。犹可恶。2.无法忍受。
不可能事件[ bù kě néng shì jiàn ]
概率论中把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不可胜计[ bù kě shèng jì ]
胜:尽;计:计算。不能全部计算完。形容数量极多。
不可胜记[ bù kě shèng jì ]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不可胜举[ bù kě shèng jǔ ]
指无法一一枚举,极言其多。
不可胜数[ bù kě shèng shǔ ]
数不过来。形容多。胜: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