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古事[ gǔ shì ]
1.文献;旧事。《史记·太史公自序》:“百年之閒,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 太史公。”《周书·宗懔传》:“懔 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輒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新唐书·崔琳传》:“侍中 宋璟 亲礼之,每所访逮,尝曰:‘古事问 仲舒,今事问 琳,尚何疑?’”瞿秋白《最低问题》:“可怜的‘五四’运动,竟成历史的古事。”2.典故。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 颜延之 ﹞其源出于 陆机,尚巧似……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
古书[ gǔ shū ]
古代的书籍或著作。
古戍[ gǔ shù ]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古孙[ gǔ sūn ]
复姓。
古态[ gǔ tài ]
指古时的妆束。
古体[ gǔ tǐ ]
1.古人诗歌﹑文章的体式和风格。2.指古体诗。相对近体诗而言。
古体诗[ gǔ tǐ shī ]
也叫古风、古诗。近体诗产 生以前除楚辞以外的各种诗歌的统称。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有四言 、五言、七言和杂言体。后世用五言和七言最多。与“近体诗”相对。
古田会议[ gǔ tián huì yì ]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 古田镇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写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 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叫《古田会议决议》。
古铁[ gǔ tiě ]
指剑。
古铜[ gǔ tóng ]
指古代铜铸器皿。
古铜色[ gǔ tóng sè ]
像古代铜器的深褐色。
古突突[ gǔ tū tū ]
形容不断翻滚上涌貌。
古土[ gǔ tǔ ]
故土。古,通“故”。
古丸[ gǔ wán ]
即 乌桓。我国古代民族名。
古往[ gǔ wǎng ]
往昔。
古往今来[ gǔ wǎng jīn lái ]
从古时到现在。晋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古为今用[ gǔ wéi jīn yòng ]
吸收古代的优点,扬弃缺点,以使现代更进步。
古味[ gǔ wèi ]
古雅的意趣。
古文[ gǔ wén ]
1.泛指文言文。2.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的文风,提倡先秦和汉代所使用的散体的文言文,并把它叫做古文。3.指春秋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即东土文字。
古文观止[ gǔ wén guān zhǐ ]
古文选本。清康熙年间吴 楚材、吴调侯选编。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选文章220篇,分为12卷,能照顾各种体裁和风格,具有一 定代表性,每篇有简要评论,故流传甚广。
古文家[ gǔ wén jiā ]
1.研究古文经的学者。2.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古文经[ gǔ wén jīng ]
汉代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 的儒家经典。和当时流传的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相对。古文经书主要有《尚书》《礼记》《论语》《毛 诗》《左氏春秋》等。因与今文经在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解义注释等方面有所不同,便产生了今古文 经学之争。
古文经学[ gǔ wén jīng xué ]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古文字[ gǔ wén zì ]
古代的文字。在我国指古代传下的篆文体系的文字,特指秦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古物[ gǔ wù ]
古代的器物。
古希[ gǔ xī ]
见“古稀”。
古昔[ gǔ xī ]
古时候。
古稀[ gǔ xī ]
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之年。
古先[ gǔ xiān ]
1.往昔;古代。《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汉 王充《论衡·齐世》:“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晋 左思《吴都赋》:“古先帝代,曾览八紘之洪绪,一六合而光宅。”唐 杜甫《北征》诗:“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聂绀弩《谈“娜拉”》:“‘中国’古先圣贤的大道,虽然始终莫测高深,多少也该被硬装进了一些,使她们很够资格做一个贤淑的妻子。”2.谓祖先,祖宗。《汉书·王莽传下》:“江 中 刘信,执敌报怨,復续古先,四年当发军。”宋 陈亮《祭楼德润母夫人文》:“惟灵守寡之操,有以参列妇於古先;抚孤之仁,有以见夫子於地下。”《元典章·刑部二·狱具》:“凡有重刑必须奏覆而后处决,深得古先谨审刑辟之意。”
古先生[ gǔ xiān shēng ]
东汉 末有 老子 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益增附会,证成其说,谓 老子 西游化胡成佛,并以佛为其弟子,自号为“古先生”。后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古贤[ gǔ xián ]
古代贤人。
古宪[ gǔ xiàn ]
古代的典章制度。
古香[ gǔ xiāng ]
指图书、藏画、法帖等发出的气味。
古香缎[ gǔ xiāng duàn ]
丝织物名。与织锦缎相类似。多用花草、亭台楼阁为图案,配色朴素,质地较薄。可作衣料、装饰等。
古心[ gǔ xīn ]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古兴[ gǔ xīng ]
思古的兴味与感情。
古学[ gǔ xué ]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汉 何休《<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汉 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本从 逵 受古学。”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后汉书·郑玄传》:“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答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答 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明 杨慎《谭苑醍醐·庄子解》:“《庄子》为书……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学术。胡适《<国学丛刊>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2.科举功令文字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称古学。宋 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六:“﹝ 吕希哲 ﹞从 王安石 学。安石 以为:凡士未官而事科举者,为贫也;有官矣,而復事科举,是侥倖富贵利达,学者不由也。公闻之,遽弃科举,一意古学。”《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唐二棒椎 道:‘老华,我正有件事要来请教你这通古学的。’虞华轩 道:‘我通甚么古学,你拿这话来笑我。’”
古雪[ gǔ xuě ]
经久未化的积雪。
古押衙[ gǔ yā yá ]
唐 人小说中的人物。押衙,管领仪仗官名。
古雅[ gǔ yǎ ]
古朴雅致(多指器物或诗文):这套瓷器很~。
古艳[ gǔ yàn ]
1.见“古艳”。2.亦作“古艷”。古雅艳丽。
古谚[ gǔ yàn ]
古代流传下来的谚语:中国有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冶[ gǔ yě ]
见“古冶子”。
古冶子[ gǔ yě zǐ ]
亦称“古蛊”。亦称“古冶”。春秋 时的勇士。
古仪[ gǔ yí ]
1.古旧的式样。2.古代的礼仪。
古义[ gǔ yì ]
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2.古书的义理。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
古艺[ gǔ yì ]
古代的学艺。
古异[ gǔ yì ]
古朴奇特。
古驿[ gǔ yì ]
古老的驿站。
古谊[ gǔ yì ]
1.同“古义”。古代典籍之义理。2.古贤人之风义。3.古代字义。指字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