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
不了格[ bù liǎo gé ]
窗棂样式的一种。又称柳叶格。
不了了之[ bù liǎo liǎo zhī ]
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不了缘[ bù liǎo yuán ]
谓不易了结的关系。
不料[ bù liào ]
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常用“却、竟、还、倒”等呼应:今天本想出门,~竟下起雨来。
不料量[ bù liào liàng ]
不考虑。
不列颠百科全书[ bù liè diān bǎi kē quán shū ]
旧译《大英百科全书》。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共三卷。以后不断修订出版。1941年版权归美国芝加哥大学所有。1974年出版第十五版,共三十卷。分三部分:百科类目、百科简编及百科详编。1986年本又增至三十二卷。
不劣方头[ bù liè fāng tóu ]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不磷不缁[ bù lín bù zī ]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不吝[ bù lìn ]
客套话,不吝惜(用于征求意见):是否有当,尚希~赐教。
不灵[ bù líng ]
不晓悟;不灵验;不起作用,不成功的意思。
不令支[ bù lìng zhī ]
即 令支。古国名。其地约在今 河北省 滦县、迁安县 间。
不留余地[ bù liú yú dì ]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不礲不错[ bù lóng bù cuò ]
不磨砺,不雕琢。比喻不学习,不磨练。
不露锋铓[ bù lù fēng máng ]
比喻才干不外露。
不露圭角[ bù lù guī jiǎo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古楼子[ gǔ lóu zǐ ]
古代食品名。
古鲁鲁[ gǔ lǔ lǔ ]
1.象声词。2.形容物体转动。
古鹿鹿[ gǔ lù lù ]
形容滚动。
古律[ gǔ lǜ ]
1.指古乐律。古代认为度量衡之制起于乐律。2.指古时的律令。
古律尺[ gǔ lǜ chǐ ]
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相传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 明 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十》。
古茂[ gǔ mào ]
古雅美盛。
古貌[ gǔ mào ]
古朴的形貌。
古门[ gǔ mén ]
见“古门道”。
古门道[ gǔ mén dào ]
旧时称戏曲舞台上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亦名鬼门道。因由此出入者皆是已死之古人,故名。
古邈[ gǔ miǎo ]
犹久远,悠邈。唐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圣贤名古邈,羇旅病年侵。”
古墨[ gǔ mò ]
1.年代久远的墨。元 伊世珍《瑯嬛记》卷中引《贾子说林》:“鞠通(虫名)……喜食枯桐,尤爱古墨。”按,宋 陈师道 有《古墨行》,咏 唐 李超 等制作的墨。2.古人墨迹。宋 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梅巿 旧书,兰亭 古墨,依稀风韵生秋。”清 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韩履卿 云:‘梅子黄时雨,閒将古墨看。’”
古穆[ gǔ mù ]
古朴凝重。
古鉩[ gǔ xǐ ]
先 秦 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
古僻[ gǔ pì ]
犹古怪。
古朴[ gǔ pǔ ]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建筑风格~典雅。笔力苍劲~。
古气[ gǔ qì ]
古老质朴的方式、风气等。
古器[ gǔ qì ]
1.古代乐器。2.特指古代钟鼎等器物。
古钱[ gǔ qián ]
古人使用过的货币。
古峭[ gǔ qiào ]
1.古朴端肃。2.古朴简劲。
古琴[ gǔ qín ]
我国很古就有的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沿用到现代。也叫七弦琴。
古趣[ gǔ qù ]
古雅的情趣。
古悫[ gǔ què ]
古朴诚谨。
古人[ gǔ rén ]
1.也叫早期智人。介于猿人和 新人之间的人类,为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生活于距今约二十余万年至约四万年前。中国古人化石有大 荔人、丁村人、马坝人、龙骨山人等。2.泛指古代的人。
古色[ gǔ sè ]
古雅的意趣、色调。
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
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古涩[ gǔ sè ]
亦作“古歰”。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古歰[ gǔ sè ]
见“古涩”。
古刹[ gǔ chà ]
古老的寺庙。
古生代[ gǔ shēng dài ]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 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古生物[ gǔ shēng wù ]
地球上曾生存过而现已大部灭绝的古代生物。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如三叶虫、猛犸、粪化石、恐龙脚印等。
古诗[ gǔ shī ]
古体诗。泛指古代诗歌。
古诗源[ gǔ shī yuán ]
总集名。清代沈德潜编选。十四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七百余首,并有简要评语。编者以为诗至唐代而极盛,古诗又是唐诗的源头,故名《古诗源》。
古时[ gǔ shí ]
过去了的时代,系指古代。
古始[ gǔ shǐ ]
1.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2.远古。多指唐虞时代。
古式[ gǔ shì ]
与某一历史时期有关或属于该时期的风格、样式;(源于或模仿某一特定时期的风格古式家具)